全媒体记者 魏崴 特约撰稿人 陈建波 通讯员 李添甜
襄阳市第四十五中学副校长马川兼任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她坚持筑牢思政教育主阵地,让思政理论直抵学生心灵,用温情陪伴成长,以实干推动学校进步,用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思政课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要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马川始终秉持这一理念。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用社区志愿服务讲奉献,借班级日常谈集体主义,以短视频创作教授网络安全法,用时代楷模事迹诠释家国情怀,让思政小课堂对接社会大课堂,用身边事解读大道理。
课堂上,马川用辩论赛、模拟法庭、情景表演等为思政课注入活力:“网络利弊谈”中,学生在思想碰撞中学会辩证思考;“模拟法庭”里,沉浸式体验让法治精神悄然扎根;“课前党史小故事”环节,带领学生挖掘红色素材,用青春话语讲透信仰力量。
凭借创新教学,马川先后获得国家级优质课、湖北省优质课特等奖,获评襄阳市学生最喜爱的教师、骨干教师、樊城名师,并荣获樊城区五一劳动奖章。作为名师,马川还引领团队探索思政课创新路径,推动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马川的育人智慧,藏在点滴关爱中。中考前,留守儿童小阳(化名)因沉迷游戏成绩下滑,状态低迷。马川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加强关注,主动当起小阳的“成长监护人”:每晚线上督学汇报,白天课余查漏补缺,从知识梳理到心理疏导全程陪伴。最终,小阳逆袭考入省重点中学,用坚持点亮梦想。
工作中,马川以细腻关怀陪伴学生成长:体育训练时,陪体力不支的学生坚持下来;观察学生情绪波动,主动引导倾诉解压,成为学生愿意交心的对象;对进步显著的学生,及时肯定表扬,送上零食,用亲切的方式拉近距离。这些细微处的温暖,让马川成了学生口中“可爱的川姐”。
作为副校长,马川将育人责任融入管理细节,以系统举措助力学校提质增效。课程建设上,她推行跨学科学习,通过实验融合、知识联动培育核心素养。教师培养中,她开展“青蓝工程”,以示范课、教研讲座孵化骨干教师,多人在赛课中获奖。
教学管理上,她以“推门听课”严抓课堂质量,鼓励教师进修提升。组织“家校共育”“家访活动”解家长困惑、劝返失学学生,凝聚育人合力。聚焦毕业年级,她带队科学备考,圆满完成中考指标任务。在学校品牌塑造中,马川创新宣传矩阵,打造特色文化墙,强化环境育人功能。在她的推动下,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育特色愈发鲜明。
以思政为基,用创新激活课堂,用关爱滋养心灵,用实干托举未来。马川既让学生在成长中汲取力量,更让学校教育之树根深叶茂,生动诠释着思政教育者的初心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