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张雪飞 刘自航 通讯员王翠琳 襄州融)连日来,襄州区遭遇历史罕见高温干旱,7月至今降雨量不足常年四成。面对严峻形势,该区迅速启动科学抗旱体系,采取蓄、放、调、提等有力措施,打响抗旱攻坚战,全力保障159.7万亩秋粮稳产丰收。
区水利部门开启1677眼机井,调用9800台水泵实施24小时轮灌。通过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跨区域调水,结合23次人工增雨作业,完成159.7万亩秋粮作物和44万亩秋季油料作物的农田精准灌溉。监测显示,受旱最严重的黄集、龙王两镇15%的土壤墒情已显著改善。目前,该区水库蓄水达到1.64亿立方米,可保障后续20天的灌溉需求。同时,6个专项督导组已分赴11个镇指导抗旱工作。
同时,组织全区325名农技骨干成立12支服务队,全域推广“一喷多促”集成技术,促进壮苗稳长、灾后恢复、灌浆成熟、单产提高,应用新技术的田块叶绿素含量较常规田块高出12%,目前该区已在水稻、玉米等132万亩作物上使用该技术。
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省级200万元抗旱专项资金支持下,通过“工程调水+科技节水+人工增雨”的方式,控制种粮产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