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张雪飞 刘自航 通讯员范小青 李书梦)8月8日,记者从襄州区获悉,自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襄州区以全市领先的推进速度,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截至目前,该区已有7家企业顺利完成数字化改造验收,成功获得国家级、省级奖补资金共计143.75万元。此外,9家企业正处于改造关键阶段,另有7家企业正加紧收尾。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提速,源于襄州区扎实的前期部署与精准施策。2023年上半年,该区启动全区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摸底调研,通过全覆盖问卷与重点行业走访掌握实情,为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试点工作启动后,该区组织专家和服务商对34家目标企业逐一走访,精准梳理出“成效不明不敢转、思路不清不会转、资金短缺不愿转”三大共性难题,形成“一企一档”动态台账。同时按企业基础与意愿划分为A(优先推进)、B(持续动员)、C(引导培育)三类,量身定制路线图与时间表。
针对企业转型痛点,该区打出“组合拳”:组织专家顾问团“上门问诊”,为“不敢转”企业定制方案,例如,为誉德智能打通“研产销采”一体化路径,助其效率跃升20%。集中宣讲奖补政策,为“不愿转”企业注入强心剂。邀请前两批完成验收并获补贴的企业现身说法,宣传转型成功案例,用看得见的效果增强转型信心。
同时,该区坚持“基础好、重点企业、意愿强”优先原则,分批次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首批验收并申领补贴4家,际华3542纺织、金恒昌纺织树立了纺织行业标杆,誉德智能成为电子信息领域样板。第二批国铁机电、博亚精工、丰正汽配分别引领装备制造与汽车零部件行业转型。目前,该区8家企业正全力冲刺改造目标。
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精准服务,强化政策引导与资金保障,优化奖补政策兑现流程,积极争取更多上级资金支持,切实降低企业转型成本。拓展诊断服务深度与广度,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把脉问诊,量身定制转型方案。深入挖掘和培育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案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形成“龙头带动、链式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