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襄阳日报

爱心托管班托起多彩暑假

日期:08-06
字号:
版面:06 老河口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记者 姜雁冰 通讯员 高波 沈甜甜

盛夏的蝉鸣,在老河口市竹林桥镇竹林桥社区,与暑期“爱心托管班”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志愿者的循循善诱交织共鸣,奏响了一曲关爱未成年人、服务基层民生的动人乐章。

这个由社区党组织精心打造的暑期乐园,有效破解了辖区家庭暑期未成年人“看护难”问题,成为孩子们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快乐成长的温馨港湾,生动展现了基层社区深化为民服务、提升治理温度的创新实践。

安全港湾里快乐成长

走进托管班活动室,午后的阳光洒满温馨的空间。一堂黏土手工课上,十多个孩子围坐桌旁,小手沾满五彩斑斓的黏土碎屑。不一会儿,一朵朵鲜艳的小花“绽放”指尖,形态各异的小动物憨态可掬,甚至有孩子尝试捏出心中的“宇宙飞船”。“看,这是我的彩虹花园!”7岁的朵朵(化名)兴奋地展示作品,小脸上洋溢着自豪。环顾四周,孩子们纷纷举起自己的杰作,活动室瞬间化作童趣盎然的微型艺术展。那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里,闪烁着纯粹的快乐和无拘无束的创造力。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让孩子们远离野泳危险,防止沉迷电子产品,在安全、快乐、有意义的集体环境中度过暑假。”托管班负责人介绍。为此,社区精心设计了涵盖阅读分享、趣味体育、音乐律动、手工创作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孩子们在集体互动和趣味学习中释放童真天性,收获快乐与成长。

悉心浇灌成长之花

托管班的温情画卷中,一抹来自远方的“亮色”格外动人——一张车票,一个装满书籍教具的行囊,他跨越数百公里,自费来到这个乡镇社区。

“了解到这里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或双职工家庭子女,暑期看护是难题。社区开办免费托管班的初心打动了我,我想用自己的专业做点实事。”来自武汉某高校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陈欣迪说。

在托管班,像陈欣迪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苏志超便是其中一位。他深知,短暂的托管不仅是看护,更肩负着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责任。

在学业辅导中,苏志超化身耐心的老师。“当看到孩子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兴奋地喊出‘我懂了!’,那份成就感难以言表。这不仅是解题,更是在帮助他们建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苏志超分享道。

志愿者的每一次耐心倾听、每一个鼓励的眼神、每一堂精心设计的课程、每一次充满尊重的互动,都在孩子们的心田悄然播下兴趣的种子、信心的嫩芽和探索的勇气。这些点滴微光,正汇聚成照亮成长之路的灿烂星河。

共同缔造情暖民生

竹林桥社区“爱心托管班”的顺畅运行,是社区党组织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生动体现。面对辖区双职工家庭和留守儿童集中的现实,社区党委提前谋划,主动腾出场地,广泛招募志愿者,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力求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实、做细。

“把孩子送到这里,我们一百个放心!”家长张女士由衷感慨,“以前暑假最愁孩子没人管,不是关在家里看电视,就是在外面疯跑让人担心。现在社区办了托管班,有大学生带着学知识、做活动,孩子开心,我们也能安心工作。”托管班有效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显著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竹林桥社区党支部书记表示,开办“爱心托管班”是社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践行“为民服务”理念的务实举措。它以孩子们无忧的童真为底色,以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为亮色,以社区工作者的精心组织为保障,离不开广大家长的信任支持。多方合力,共同绘就了这幅情系民生、关爱未来的温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