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姜雁冰 通讯员 李雯艳 张子纬
近日,老河口市项目建设现场传来捷报——总投资达20亿元的湖北益佳通4GWh工业动力锂电池电芯及PACK生产线项目进展顺利。这一省级重点项目为当地新能源叉车项目提供关键配套,填补了老河口市在新能源锂电领域的空白。
该项目展现的“加速度”,正是老河口市汉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江产投)践行“店小二”精神、创新服务机制结出的硕果。
创新机制破难题
“项目为王,服务为先。”汉江产投董事长赵锐表示,为成功引进安徽益佳通电池有限公司这一行业龙头,汉江产投大胆创新资本招商模式,联合湖北高投汇盟共同设立规模1亿元的长江高质量发展创业投资基金,以精准的股权投资有效解决了企业落地的燃眉之急。
项目签约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汉江产投随即成立老河口市汉江鑫能产业运营服务有限公司,由董事长赵锐挂帅,业务骨干朱博文担任总经理,并抽调财务、融资等专业精干力量组建服务专班。专班建立“日对接、周调度”的高效运行机制,在项目推进会上力求一般问题当场拍板,疑难问题则迅速联动外部资源合力攻坚,形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快速响应闭环。
国企担当显本色
专班作战破解落地梗阻,国企担当激活产业新动能。老河口市创新服务机制,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
项目用地需要资金,汉江产投主动担当,先行垫资解决;强电迁改、污水管网清淤等配套工程缺乏资金,100余万元专项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施工用电容量不足,3台变压器、620米电缆迅速采购安装投用……一揽子精准保障措施为项目建设扫清了障碍。
“项目工地就是阵地、项目现场就是考场、项目进度就是尺度。”朱博文介绍,汉江产投以强烈的国企担当,累计破解了电力、道路、用气等10余项建设关键难题。面对原规划供电方案无法满足大型设备需求的困境,专班连夜协调,果断自筹100多万元升级电力设施,确保了建设全程“电力十足”。同时,积极联合多部门修建生产便道、优化供气方案,既保障了项目高效推进,也为周边村民生活提供了方便。
审批改革提速度
“从正式拿地到具备开工条件,常规流程需两个月,而我们仅用了15天。”该项目负责人感慨道。这令人惊叹的速度,得益于汉江产投创新推行的“三同步”工作法。
预审同步指导。联合多部门在土地摘牌前介入,提前启动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等环节,变“串联审批”为“并联推进”。
容缺同步补正。对非核心审批要件实行容缺受理,施工许可推行“承诺即办”,整体审批时限压缩达60%。
代办同步跟踪。派驻专职协调员驻守一线,全程代办,成功攻克10余项跨部门审批事项,实现项目审批手续“零延误”。
在汉江产投的服务清单上,项目需求永远是“置顶优先级”。从撬动1亿元基金引来20亿元投资,到百日攻坚解决30余项难题,背后折射的是“店小二”般的主动靠前服务,更是“抓铁有痕”的实干硬作风。
眼下,汉江产投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冲刺项目投产目标,为老河口市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澎湃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