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兴会
大学录取通知书,既是高等院校向录取者发放的入学凭证,也是莘莘学子十年寒窗的结晶,其投递过程备受关注。
当前正值大学录取通知书投递高峰期,而襄城区一小区物业寻找录取通知书主人的信息,却引发了部分家长的担忧。近日,记者就此事展开了调查。
“寻人启事”引发质疑
7月31日上午11时14分许,一则寻人信息在襄阳四中家长群迅速扩散:“哪位家人的孩子叫赵××(记者注:为保护学生隐私,隐去名字),录取通知书到了,因所留电话号码错误,联系不上,看到消息请跟水云墅一期物业联系一下!”
于是,好心的家长们开始接力转发信息。该信息迅速扩散,短短几分钟形成刷屏之势。
转发该信息的同时,一些家长产生了质疑:信息是真实的吗?
记者看到,家长们质疑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学录取通知书应由考生本人或代领人持身份证原件签收,怎么会到小区物业手中?二是录取通知书上的收件人地址很奇怪:“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庞公街道……”
投递员并未违规转交
信息到底是真是假?根据家长群里转发的录取通知书上的收件人地址,8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水云墅一期物业办公室。
得知来意后,两名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7月31日上午,确实有一名穿着邮政快递马甲的年轻男子来到物业公司询问是否有赵××这样一个学生,并让物业帮忙打听,然后便离开了,“录取通知书并没有放在我们这里,他带走了。”
随后,物业工作人员便在家长群里发了一条寻人信息。
据了解,负责襄阳四中区域邮件投递的是邮政公司闸口投递站。
记者来到闸口投递站,了解寻人进展。闸口投递站站长任晓军接待了记者。
据任晓军介绍,负责该邮件投递的是投递员赵龙。7月31日上午,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赵龙第一时间联系赵同学,但接电话的并非赵同学,也不是其家长。按照录取通知书的投递要求,在联系不上本人或代领人的情况下,可按流程将录取通知书退回学校。但为避免考生错失通知,赵龙在跟任晓军商量后,决定前往收件人地址水云墅一期尝试寻找。
赵龙没有打听到赵同学,便委托小区物业继续帮忙寻找,随后带着赵同学的录取通知书离开,继续派送其他快件。
7月31日中午,经过多方努力,赵龙终于联系上了赵同学,双方约定了见面时间。当日下午2时许,赵龙当面核验了赵同学的身份证后,将录取通知书交给他,向他表示祝贺,并拍摄签收照片存档。
对此,赵同学表示歉意。记者从他发送给赵龙的道歉语音中得知:他填写录取通知书收件人联系电话时,误留了已停机的电话号码,结果该号码已被他人启用,由此引发了一场风波。
录取通知书投递有“铁律”
任晓军表示,大学录取通知书是专人专柜保管,实行全流程“零风险投递”:
预约制与身份严核。投递前必须电话预约,收件人或代领人须持身份证原件领取。
“四联单”全程留痕。大学录取通知书使用专用的四联面单,分别由收件人、收寄局等四方留存,保存三年备查。
每日三批次精准投递。大学录取通知书分为早、中、晚三个批次到达襄阳,投递站做到随到随投,除客户要求外,确保当日预约、当日送达。
异常件处理。电话或地址错误时,优先通过社区、物业等部门协查,仍无法联系到收件人则退回高校,禁止寄存在代收点、小区物业或快递柜。
高考录取季谨防上当受骗
基于此事及录取季风险,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行业监管部门,他们会随时抽查,加强监管,以防违规投递现象出现。
同时,这位负责人提醒:高考录取季,要增强反诈防骗意识。
根据以往的诈骗案例,要谨防以下四种诈骗陷阱:一是虚假通知催交费,发送伪造短信、邮件,诱导点击链接支付“录取确认费”;二是“内部补录”骗局,冒充招生办人员索要“疏通费”补录;三是助学金(或贷款)诈骗,要求提供银行卡卡号、密码或预付“保证金”;四是钓鱼链接窃取信息,伪造查询网站盗取身份证、银行卡信息。针对上述情况,该负责人表示,考生要做到不轻信承诺、不乱点链接、不泄露银行卡卡号和密码等隐私信息。
同时,考生可通过官方验证相关信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或报考院校招生网查询录取状态;签收录取通知书后,要登录官网核对通知书公章、校长签名、个人信息;交费仅按录取通知书指定的账户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