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行动丰硕成果推动产业跃升
日期:09-30
本报讯 (记者陈婧 通讯员马梦君) 9月25日,湖北省科技支撑茶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暨全省科技服务茶产业链“515”行动观摩会在咸宁召开。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杨亚军、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新超等专家作专题报告,来自全省科研机构、茶企及合作社的150余名代表共探科技兴茶路径。
会上,王新超以《科技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系统阐述茶叶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方向;杨亚军通过《茶叶科普》破除认知误区;桂林漓江茶厂董事长黄荣雄分享了《桂花茶提质增效加工技术》。此外,“515”行动(协同推广)团队的6位课题负责人围绕《名优绿茶标准化加工》《宜机化茶园改造》《茶园绿色防控》《茶园多功能管理机》《特色花茶加工》《优良茶树品种容器苗繁育》等核心技术,开展专题培训。咸宁市将军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余佑文表示:“专家讲座务实具体,让我深刻认识到现代茶产业必须握紧科技创新这把‘金钥匙’。”
与会人员实地考察咸宁芽旗香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崇阳三味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芽旗香茶业通过引入“515”行动的全套技术,实现名优绿茶标准化、特色花茶加工技术升级,茶园管理采用多功能管理机实现开沟施肥覆土一体化,亩均减工12%、增收超320元。其“芽旗香”牌温泉毫峰连续十年获有机认证,斩获“中茶杯”特等奖、“陆羽杯”金奖等殊荣,并带动周边1.5万亩茶园转型升级,惠及农户增收。
三味茶业则依托“515”行动构建“良种—绿色—清洁—品牌—人才”系统化升级路径,引进中茶108、黄金芽等优质品种,实现绿色防控全覆盖,加工端实施清洁化、数字化改造建立可追溯体系,并拓展茶旅融合新业态。其“三味人生”品牌高端产品凤尾茶达2000元/斤,带动数百户农户稳定增收,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
近年来,省茶叶“515”团队以“三茶统筹”为理念,构建起国家、省、市、县四级农技推广部门联动的科技服务体系,交出亮眼“成绩单”:自主选育宜机采优质茶树新品种“鄂茶201”,破解“采工贵、效率低”难题,入选湖北省农业主导品种;生态高效茶园建设及加工提质集成技术被列为2025年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提供“湖北方案”;构建以“一黑一红五绿”为核心的“楚天好”茶实物标准样,让湖北好茶有了统一“标尺”;研发丘陵山区茶园多功能管理机,实现除草、旋耕、开沟施肥覆土“一机多用”,成为茶园管理“全能帮手”; 开发咸宁桂花茶、栀子花茶等特色产品,精准契合市场需求,在复杂经济形势下赢得消费者青睐。
下一步,湖北省科技服务茶产业链“515”行动将进一步锚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双方向”,发挥院士专家团队“领头雁”作用,深化新技术集成与推广机制“双创新”,总结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的“515”模式,让科技创新成为湖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会议由湖北省茶叶学会、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主办,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咸宁市农业农村局、咸宁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湖北省“两岗三站”支持,咸宁市茶叶学会、咸宁芽旗香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崇阳县三味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