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宁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群“火焰蓝”卫士:他们中有人怀揣党员信仰,用青春守护一方平安;有人深耕隐患排查,在平凡岗位筑牢安全防线;有人扎根一线八载,以过硬本领书写救援传奇;有人名字与“炽热”结缘,在火海中淬炼忠诚……
熊晓天、周景、杨申勇和夏天四位消防员,他们以不同的坚守,共同诠释着“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他们的故事中,蕴藏着人民卫士最动人的担当。
熊晓天 怀初心护平安,青春践誓言
“看到党员突击队举着旗子冲在河南抗洪一线,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2021年夏天,刚入队不久的熊晓天,在新闻里看到那抹红色,坚定了入党的决心。如今,这位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桂乡大道消防救援站副班长,已从入党积极分子成长为预备党员,用行动践行着当初的誓言。
2022年,在“1·14”咸安区某纺织厂亚麻原料仓库火灾的扑救中,尽管亚麻原料燃烧速度快、烟雾浓,但熊晓天义无反顾跟着队伍冲进去,手握水枪对着火点猛攻。高温炙烤着皮肤,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他却始终守在一线,直到火势被控制。同年的“8·8”某公司办公楼火灾、“12·30”怀德路城隍庙火灾等,熊晓天背着空气呼吸器逐层排查,协助疏散被困群众,最终和队友一起扑灭大火,挽回巨额损失。
入职至今,熊晓天参与灭火救援 197余次,疏散群众57余人,挽救经济损失732万余元,还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在咸举行的全国老健会等安保任务。
熊晓天在学习上从不含糊。他坚持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工作,还主动参加湖北省消防总队中级消防员培训、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班长骨干轮训,把学到的专业知识用在救援中。熊晓天在平凡岗位做着不平凡的事。训练时,他是排头兵,再苦再累也不喊停;生活中,他团结队友,主动帮新同志适应环境。
“不忘初心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熊晓天的承诺。从向往党员到成为先锋,他用无悔青春证明,选择 “火焰蓝”,就是选择了奉献与担当。
周 景 排隐患守民安,细处筑防线
“多亏了你,我们超市的‘生命通道’终于通了!”握着周景的手,超市负责人感激不已。这位咸安区消防救援勤务中心的消防专干,虽不在灭火一线,却用“火眼金睛”和主动担当,在隐患排查岗位上守护着百姓平安。
2023年,周景在咸安城区检查一家超市时发现,这家“三合一”场所只有一个疏散出口,另一个因历史原因被封。这里一旦起火,群众逃生困难。周景没有简单上报,而是多次找超市负责人讲隐患、说法规,坚定对方整改决心;后又跑物业、找城管,反复沟通改造方案。那段时间,他的电话成了 “热线”,现场跑了一趟又一趟,终于促成各方达成共识。当第二个疏散门装上醒目标识后,超市负责人特意送来锦旗:“心系人民排忧解难,消防卫士保民平安”。
周景在工作中总是细致入微。一次开学前检查,他在城区某幼儿园的楼梯间配电区闻到一丝异常气味,凑近电表箱一看——接线端子有细微烟气,箱体还发烫。周景立刻让园方断电,并联系电工检修。结果发现是线路接头松动氧化,再晚一步就可能引发火灾。园方负责人后怕不已:“多亏了周专干,不然孩子们的安全可就悬了!”
周景2003年加入消防救援队伍,在灭火救援岗位上连续三年荣获“优秀士兵”,并荣立三等功。退伍后,消防事业的种子始终深埋在他心中。2023年,咸安区消防救援勤务中心成立,周景毅然加入其中,凭借专业与热情,成功完成了从灭火一线到防火一线的完美转型。他常说:“消防工作无小事,防患于未然才是真守护。” 他用专业消除每一处隐患,在平凡岗位上,筑牢社会消防安全的 “防火墙”。
杨申勇 守一线淬尖刀,八载担使命
“参加救援2300余起,斩获‘最佳攻击手’奖杯,荣立一次三等功”—— 这是咸宁消防救援支队赤壁东风路消防救援站班长杨申勇的“成绩单”。从2017年入伍至今,这位陕西安康小伙用8年时间,在救援一线淬炼成 “尖刀”。
最让杨申勇难忘的,是“1·7”大石桥坍塌救援。当时现场碎石遍布,被困者埋在废墟下,每一秒都关乎生命。他带着队员钻进狭小空间,手搬肩扛清理障碍,汗水浸透作训服,手上磨出了血泡也没停。最终,当被困者成功获救的那一刻,杨申勇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安心。还有“5·23”一桥溺水救援,杨申勇顶着湍急水流,穿戴装备纵身跃入,凭借熟练的水域救援技巧,将落水者安全拉上岸。
在训练场上,杨申勇同样拼劲十足。2024年6月,湖北省消防总队首届绳索救援暨激流水域救援技术交流赛打响。杨申勇作为“攻击手”,在水域救援科目中敢打敢冲,最终助力团队拿下团体第四名,自己也捧回“最佳攻击手”奖杯。2024年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比武,他又带领队员拿下绳索攀爬接力第二和综合楼层灭火操第二的好成绩。2025年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比武,他参加的挂钩梯上四楼项目勇摘桂冠。
作为班长和党员,杨申勇把 “严”刻进日常,队容风纪、内务卫生从不含糊,处理任务时一丝不苟。生活中,杨申勇关心队友,谁训练跟不上,他主动陪练;谁有心事,他耐心倾听。“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带好头、守好责”,八年如一日,杨申勇用行动证明,穿上“火焰蓝”,就要扛起守护的责任。
夏 天 战水火显担当,热血映蓝装
“我的名字叫夏天,注定要和水火打一辈子交道。”这句朴实的话,是通山县消防救援大队郑家坪消防救援站消防员夏天的初心宣言。对多数人而言,夏天是空调房里的清凉,可对他来说,夏天是灭火防护服里拧得出水的作训服,是火场中滚烫的空气,是抢险后战友脸上的烟火印记。
去年闷热的一个傍晚,一栋老旧居民楼突发火灾,浓烟从门窗涌出,屋内不仅有未切断的电源,还有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煤气罐。“燃烧点在内部,先控火、除隐患!” 夏天迅速判断,压低身体在高温中推进,用射流精准降温。到了厨房门口,变形的门框烫手,他没贸然破门,而是让队友用水枪持续冷却,自己则快速关闭电源和煤气总阀,最终将这个“炸弹”成功拆解。战斗结束后,夏天的脸被熏得漆黑,战斗服能拧出水,户主看着保住的家和重要物品,感动得红了眼眶。
消防员的“战场”往往不只是在火场。一次,通山县某小区一男童脚踝被栏杆卡住,哭闹不止。夏天否定了可能伤到孩子的破拆方案,取来肥皂水当“魔法药水”,一边和孩子聊动画片分散注意力,一边托着小腿找角度。“好了!出来了!” 当孩子脱险后破涕为笑,他又仔细检查其脚踝,确认无碍才放下心来。
日常里,夏天是队里的“老黄牛”,器材装备的每一个接口、每一项性能都烂熟于心。“装备是第二生命,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他不仅自己练得扎实,还把经验传给新同志,带领班组在比武中屡获佳绩。没有豪言壮语,夏天那道逆火而行的身影,让“火焰蓝”成为百姓心中最可靠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