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鲁芳 通讯员 郑燎燎)在交通不便、车辆难以通行的山区,货物运输往往面临成本高、效率低、风险大等诸多难题。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凭借其灵活、高效、低成本的优势,正逐渐成为山区货物运输的新选择。
在通山县燕厦乡北冲村,一座外形陡峭的高山沿河而立,地势近乎垂直,山上虽蕴藏着大量优质竹材,但因缺乏运输道路,竹子下山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以前从这座山上运两根竹子下来,人工至少得花半个小时。那山路崎岖难行,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不仅耗费大量的体力,而且效率极低。”从事无人机吊运的王瑞江一边感慨,一边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设备。在他的精准操作下,对面高山上的竹子被稳稳地吊在无人机下方,缓缓地朝着地面平稳降落。
王瑞江此前一直运用无人机进行精准灭荒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无人机操作经验。今年,随着无人机载重产品上市,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尝试将无人机应用到货物吊运领域。经过一番实践,他发现无人机针对山区、交通不方便的高山货物运输非常实用。据了解,他使用的无人机单次载重可达100公斤,每天最多能运送12吨左右的货物,每吨运送价格在200 - 300元不等。
无人机运输带来的便利让黄石的竹贩陈绪万深有体会。他常年从农户手中收购竹子,再送往竹制品加工厂。以往不仅需雇人砍伐,还得找人搬运,尤其在那些道路不通的区域,人力成本高、风险大。如今借助无人机运输,在高山或交通极其不便的地区,整体成本能降低一半。
随着无人机技术不断突破与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传统农业运输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智能化运载工具,不仅有效解决了特殊地形下的物流难题,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科技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