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香城都市报

王华光:教育沃土“领航者”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04版:今日咸安       上一篇    下一篇

  9月22日,记者走进咸安区永安初级中学,专访荣获2025年“咸安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的该校科教副主任、年级主任、物理教师王华光。49岁的他,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2000年6月毕业后,先后执教于咸安区双溪桥镇初级中学、区外国语实验小学,2021年9月起任职于该校。二十五载春秋,他从物理课堂走向科教管理,以赤诚之心深耕教学、育人、教研,用行动诠释“先进教育工作者”的担当,成为学生与教师成长的“领航者”。

  ■教学“深耕者”:让物理课堂“活”起来

  “物理不是死记硬背公式,而是探索生活中的奥秘。”这是王华光常对学生说的话。深知物理抽象性的他,始终致力于让课堂生动有趣。2005年,他在咸宁市物理现场说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08年,他又在咸安区物理实验现场优质课竞赛中,为讲解“浮力原理”,摒弃照本宣科,提前准备鸡蛋、盐、水、烧杯等材料,让学生亲手操作。当鸡蛋在盐水中缓缓浮起,课堂瞬间沸腾,他趁机引导观察、提问、讨论,将抽象原理转化为直观现象,最终凭这堂趣味实验课斩获“一等奖”。

  同时,王华光还格外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思维与竞赛能力。2009年,他辅导学生刘文国(化名)备战全国物理竞赛,刘文国因“力学综合题”难以突破欲放弃。王华光利用课后时间,帮他重梳基础知识点,结合生活案例建立解题思路,还制作简易力学模型让其动手拆解。那段时间,办公室深夜常能看到两人探讨的身影。最终,刘文国获全国“三等奖”,他激动地说:“王老师,是您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这份用心,让他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物理竞赛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育人“暖心人”:用爱点亮成长之路

  “教育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二十五年教学生涯中,王华光担任班主任二十年,始终“爱生如子”。2007年,他班里学生陈干(化名)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性格孤僻、成绩不佳。王华光主动当起“临时家长”,每天陪陈干吃早餐,课后辅导功课,发现其喜欢画画后,鼓励他参加学校美术兴趣小组。

  一次,陈干因思念父母偷偷落泪,王华光将他带到办公室,像朋友般聊起自己的童年,还用电脑让他与父母视频通话。渐渐地,陈干变得开朗,成绩稳步提升。年底,这个曾经的“问题班级”凭借浓厚学风与良好班风,获评“咸安区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领奖时,陈干拉着王华光的手说:“老师,您就像爸爸一样,谢谢您!”

  2020年疫情期间,王华光主动承担社区值守与线上教学任务。他每天早早到岗,为居民测体温、登记信息、值守门岗,晚上又线上授课、批改作业,常忙到深夜。有家长发来消息:“王老师,您辛苦了,有您这样的老师,我们放心!”

  ■教研“领航者”:甘当教师成长“铺路石”

  “一个人优秀不算优秀,一群人优秀才是真的优秀。”身为科教副主任和教研组长,王华光秉持这一理念,积极搭建教研平台,助力青年教师成长。2023年,青年教师王志(化名)备战区级物理实验优质课比赛,因缺乏经验焦虑不已。王华光主动担任指导老师,从课程设计到实验操作,手把手教学。

  为打磨课程,他陪王志反复修改教案、模拟课堂场景,甚至细化到每个实验步骤的时间分配。一次,两人为改进实验装置,在实验室忙到晚上十点多,直至找到最佳方案。最终,王志获得比赛“二等奖”。领奖后,王志紧紧握住王华光的手说:“王主任,没有您的悉心指导,就没有我现在的收获!”

  此外,王华光还积极推动教联体建设。2023年以来,他组织学校与多所学校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评课、专题讲座、经验分享等,促进校际交流合作。2024年,他指导学生参加省级机器人比赛,从方案设计到机器调试全程陪伴,最终学生斩获“一等奖”。他本人也笔耕不辍,论文多次获省市级奖项,2009年还被聘为咸安区物理兼职教研员,协助指导全区物理教学,2025年带领九年级在升学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

  二十五载坚守与热爱,王华光在教育沃土上默默耕耘。他是教学“深耕者”、育人“暖心人”、教研“领航者”。正如他所言:“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我愿用一生的时光,守护每一份成长,点亮每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