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大中南医院咸宁医院泌尿外科成功完成首例“磁共振-超声融合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术”。这标志着该院在前列腺癌精准诊断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正式步入“精准狙击、影像融合”新阶段。该项技术不仅填补了本地区在前列腺癌早期精准诊断方面的技术空白,更以创新医疗实践为“健康咸安”建设注入新动力。
病例回顾
出现这些症状,警惕前列腺癌
68岁的陈大爷身体一向硬朗,生活规律。然而一周前,他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下腹部疼痛,并伴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日夜不休的不适让他寝食难安,家人忧心不已,第一时间将他送至武大中南医院咸宁医院就诊。接诊医生胡捷迅速为陈大爷安排了系统检查。直肠指检发现其前列腺明显增大,左侧中央带可触及一枚直径约5毫米的质硬结节,伴有触痛。
“这是一个需要高度警惕的信号。”胡捷表示。随后的影像学检查显示,陈大爷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为5.711ng/ml,略高于正常范围。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医院又为他进行了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检查,结果提示:前列腺左侧中央带结节灶,PI-RADS评分3分(代表中度恶性风险),建议行穿刺活检明确病理性质。
技术跨越
从“盲穿”到“精准导航”的飞跃
陈大爷的多项临床指标均提示前列腺癌可能,必须通过穿刺活检取得病理诊断。然而,传统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存在明显局限:难以精准靶向MRI可疑病灶,易造成非显著癌的过度检测,同时也可能遗漏微小、非典型病灶,总体漏诊率可达15%-20%。
面对这一挑战,该科主任喻翔翔带领医疗团队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全面评估后,决定为患者实施国内领先的“磁共振-超声融合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术”。
术前期间,喻翔翔主任医疗团队做足准备,将陈大爷的MRI数据导入智能融合系统,实现与实时超声的高清三维匹配与弹性融合,这一操作犹如为医生装备了“手术导航系统”,清晰标注出每一个可疑病灶。术中医师在超声实时监控下,借助导航模板经会阴精准穿刺,同步完成系统取样与靶向定位。手术过程顺利,共获取12条高质量组织标本。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未出现感染、血尿、尿潴留等并发症。最终病理结果为其后续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
精准诊断 为患者抓住治疗“黄金窗口”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前列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中老年男性健康的重要威胁。令人遗憾的是,超60%患者初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防治体系的建立与精准诊断技术的推广尤为关键。
“磁共振-超声融合穿刺技术是前列腺癌诊断领域的一项革命性进展。”喻翔翔表示,“该技术融合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与人工智能辅助定位等核心科技,犹如为医生戴上‘智能眼镜’,实现对病灶的实时、可视化精准打击。”它不仅显著提升检出率,还能减少穿刺损伤,让患者在更安全、高效、舒适的过程中完成诊断,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医疗理念。
健康守护
构建全域前列腺癌防治新体系
“该技术让咸安及周边地区患者无需远赴外地,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国内先进医院同等优质、精准的诊断服务。这不仅提升了我院前列腺癌诊疗能力,也为落实分级诊疗、增强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提供了坚实支撑,真正让百姓成为优质医疗资源的受益者。”喻翔翔指出,本次融合穿刺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标志着武大中南医院咸宁医院泌尿外科诊疗水平迈入区域领先阶段,更彰显了该院“以患者为中心、持续引入尖端科技”的服务理念,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部分技术“领跑”的重要转型。
下一步,在医院党委的支持下,科室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该技术标准化、常规化应用,并逐步延伸至早期筛查与复杂病例精准诊断中。同时,还将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积极推进前列腺癌早期筛查与健康公益宣传,全面提升公众尤其是高危人群的健康意识,共同构筑全流程健康防线,为男性泌尿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