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馨慰问老兵、教师到主动叩响千家万户的门扉,从老年大学传来的朗朗书声到邻里驿站里的欢声笑语——在咸安区永安街道,一套贯穿“街道-社区-网格-小区-邻里”五个层级的“桂乡管家”服务体系正焕发勃勃生机。
1842名“桂乡管家”通过五级联动,真正实现资源整合、需求响应和共识凝聚,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街道统筹,扛起治理“主心骨”
9月16日清晨,一抹流动的红色点亮永安街道的大街小巷——22名人大代表手提装满新鲜蔬菜的“红菜篮”,轻轻叩响一户户家门,将刚从田间采收的蔬菜与温暖的问候,送到教师和困难居民手中。
这是永安街道推行的“红色菜篮子”行动,采用“代表筹资+助农采购+走访慰问”的模式,既帮助菜农拓宽销售渠道,也为老党员、退伍军人和老教师等群体送去关怀。截至目前,“红色菜篮子”已累计服务110户居民,收集民意84条,真正实现“小篮子”承载“大民生”。
“红色菜篮子”的推行,是永安街道统筹落实管家责任制的一个缩影。自今年起,街道党工委书记带头开展“走千家入万户,幸福叩门”行动,每周深入居民家中走访调研。在他的带动下,街道建立干部每周下沉入户的工作机制,开展政策宣讲、帮办代办、矛盾调解等多种服务,推动资源精准下沉、服务直达一线。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下沉服务1500余次,解决民生问题200余件。
社区承接,搭建服务“连心桥”
永安街道不仅通过“红色菜篮子”行动和干部下沉机制服务居民,更将管家责任制延伸至社区网格层级,形成立体化服务体系。“桂乡管家”作为这一体系的重要力量,精准识别居民需求,高效转化服务资源,让民生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在同心路社区党群活动中心,65岁的刘阿姨正和“老同学们”在舞蹈课上翩翩起舞。“退休后总觉得空落落的,这里的课程让我重新找到了归属感”,她笑容满面地说,“现在每周都盼着来上课,交朋友、学才艺,越活越年轻!”
这样的温馨场景正是永安街道民生服务的生动体现。永安街道依托老年大学教学点,今年已在同心路、凤凰社区等地开设书法、声乐、太极拳、模特班等12类课程,吸引800多位“银发学员”踊跃参与,构建起覆盖广、参与热的“银龄学习圈”。
与此同时,永安街道还将管家摸排形成的“需求清单”与党组织“领办十件实事”机制有机结合,确保服务资源与居民需求精准对接。
目前,永安街道已领办民生实事140项,完成充电桩安装、小游园改建等103项,居民满意率大幅提升,真正实现从“走下去”到“服务好”的转变。
邻里响应,共筑幸福“生活圈”
在洁丽雅小区,小区管家作为“桂乡管家”五级体系中的关键执行者,正成为联动邻里、共建幸福“生活圈”的核心纽带。通过持续走访和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小区管家牵头将一处废弃会所改造为热闹的“邻里驿站”,使其成为居民享受社区生活的温馨港湾。
与此同时,邻里管家作为服务体系的“神经末梢”,在贴近家庭、精准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驿站在邻里管家推动下,创新实施“公益换空间”模式,引入专业机构提供免费课程。邻里管家还协助组建14支银龄互助队,促成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结对帮扶。在车站路社区,69岁的胡婆婆每月定期陪同82岁的余婆婆买菜理发,这样的暖心场景正在各个小区不断涌现。
如今,从街道统筹到邻里响应,永安街道五级“桂乡管家”体系已构建起“上下联动、层层负责、实时响应”的基层服务网络,形成邻里互助、老少共融的社区“生活圈”,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共同绘就“邻里一家亲”的温暖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