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思源 通讯员 潘勇)9月18日,在2025年咸宁人才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咸宁人才会客厅”正式揭牌。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咸宁高新区等部门在市科创中心同步举办了首期“人才会客厅”暨“院士专家企业行”对口专家座谈会,搭建起政府与各领域人才“零距离、常态化、高效率”的沟通平台。
据了解,“人才会客厅”是市委、市政府“点题”,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会同各承办单位共同打造,旨在通过轻松“话家常”的形式,营造开放包容、真诚互信的交流氛围,让人才畅所欲言。该平台将每半个月举办一期,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和专家人才关切的实际问题,广泛收集意见建议,使其成为人才建言献策的“直通车”、纾困解难的“服务站”、情感交流的“连心桥”。
此次活动特邀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工程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高等院校的6位知名专家,以及对接的黄鹤楼酒业、玉立砂带集团、真奥金银花药业、大丰收果业、联创食品等5家本地重点企业参与。双方围绕技术攻关、项目合作、人才队伍建设等话题展开真诚而深入的对话。
“我们正从杨梅种植转向果酒加工,面临丰产不丰收的挑战,亟需技术支持。”大丰收果业负责人提出期望。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二虎现场回应称,将推进技术转移并借助高校科研资源增强企业产品力,同时呼吁政府给予更多政策支持。
市人社局负责人表示,我市自2024年起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已为6位农业带头人颁发高级职称证书;2022年以来持续开展“引才专列”“百校联盟”等活动,大力推动校地企合作。
现场交流气氛热烈,专家和企业代表畅所欲言,部门积极回应。据悉,咸宁将建立“收集-梳理-交办-督办-反馈-销号-回访”闭环机制,构建“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的组织模式,畅通人才反映诉求、建言献策的渠道,助力专家人才专注创新、投身产业和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