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香城都市报

180万“气象贷”为农业种植户送上“及时雨”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第10版:财经眼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记者 徐浪 通讯员 肖满诗)近日,工行咸宁分行创新推出“气象+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将气象数据转化为信贷资产,成功向崇阳县某辣椒专业合作社发放180万元“气象贷”。这一突破性实践不仅标志着“数据无形资产”向“有形信贷资源”的价值跃迁,更成为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真没想到气象数据能变成真金白银,5天18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合作社负责人丁亮新的话语中难掩惊喜。作为深耕蔬菜大棚种植四年的新型农人,其从小规模单打独斗发展为合作社,资金需求随之而来。

  今年8月底,工行崇阳支行客户经理在走访时了解到该辣椒专业合作社面临资金短缺的情况后,第一时间联合当地气象部门创新设计“气象+金融”解决方案:以辣椒等作物的气候风险评估数据为信用背书,实现从“看天吃饭”到“靠数融资”的质变。

  众所周知,“轻资产”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共同特点,这类客户往往因“轻资产”导致融资困难。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今年以来,由当地气象部门向工行精准提供辣椒、茶叶等农作物气候风险评估及灾害预警数据,工行则依据气象部门提供数据指标来评估农户信用,量身为农业种植户定制适配的“气象贷”专属信贷产品。

  这一新的融资方式通过将农业种植户“数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产”,不仅有效解决农业种植户缺乏传统抵押物融资难问题,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更成功实现“生物资产”向“信贷资源”价值转化,为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户们开辟了一条融资新路径。

  工行咸宁分行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聚焦农户“短频急”的融资特点,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金融服务流程,将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满足当地农户多元化融资需求,实现产品供给端与市场需求端的有效衔接,持续为乡村振兴施足“底肥”,铺就百姓“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