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婧 通讯员余子铭) 近日,全省生态茶园建设技术培训班在咸宁市崇阳县成功举办,来自全省茶叶主产区的90余名农业农村系统代表及茶企负责人齐聚一堂,共探茶产业绿色发展新路径。此次培训以“绿色、生态、低碳”为主题,通过实地观摩与专家授课相结合的方式,为湖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培训期间,参训代表实地观摩了咸宁芽旗香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生态茶园基地及加工厂、青山茶叶小镇机械采收现场、湖北力沃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清洁化生产线。咸宁市农科院研发的茶园多功能管理机在芽旗香茶业基地的现场演示成为焦点——该机型历经八年五代迭代,采用履带式行走系统与模块化“动力平台+作业机具”设计,可实现旋耕松土、除草、开沟施肥覆土一体化作业,每小时作业效率达2-3亩,施肥深度可达30cm。咸宁市农科院农机所所长蔡克桐现场介绍:“这款机械特别适配丘陵地带5-15度缓坡茶园,狭窄茶行通过性强,马力大且操作灵活,有效解决了‘无好机用’的痛点。”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级领导李宗友在讲话中强调,全省茶产业需以绿色生态理念为引领,补短板、强弱项,狠抓品质提升与品牌建设。咸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兴远表示,此次培训不仅搭建了技术交流平台,更展示了咸宁在茶园机械化领域的创新成果。崇阳县副县长曾岳林在致辞中表示,崇阳作为全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将持续推进生态茶园建设与科技赋能。
专家授课环节,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园艺作物技术处副处长冷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优、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研究员毛迎新分别就全国茶叶发展趋势、生态低碳茶认证体系、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等主题进行专题培训,为参训人员提供了前沿理论与实践指导。
据悉,此次展示的茶园多功能管理机是咸宁市农科院承担的湖北省科技服务茶产业链“515”行动(协同推广)项目主推技术之一。该技术通过“省级指导、市级牵头、县乡协同、企业示范”的多级联动机制,已在咸安、崇阳、通城建立500亩核心示范基地,辐射推广超1万亩,亩均节本增收300元以上,有效破解茶企“用工难、用工贵”难题,显著提升茶园机械化管理水平,为周边茶农提供了可复制的机械化生产样板。
此次培训不仅展现了湖北茶产业在绿色生态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更凸显了咸宁在茶园机械化创新与推广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未来,咸宁将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以科技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湖北由“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