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鲁芳 通讯员 阴志维)高质量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通山县坚持“项目为王、产业优先”理念,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与规模倍增,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持续优化电子信息产业园功能配套,推动产业集聚不断提速,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通山县经济开发区科奥工业园的湖北巅峰光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一批批手持类显示屏模组接连下线。该公司一期项目总投资2亿元,专注于手持类显示屏模组及总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远销非洲、印度等国际市场。
“目前订单饱满,一期正式投产三个月,产值已突破3000万元。我们坚定看好通山发展,将全力做大做强,争取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湖北巅峰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峰表示。作为通山籍企业家,王峰在外创业十余年后,于去年11月将项目落户家乡,今年4月实现投产。高效贴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增强了他回乡投资的信心。今年5月,公司追加投资5亿元启动二期产业园建设,新建生产车间和研发科技楼。
为推动项目早建成、早达效,通山县创新制定项目工程计划横道图,明确时间节点,实行进度公示和动态调整机制。项目服务专班全程跟进,及时协调解决征地、用水、用电等难题,确保项目建设“零障碍”。
“坚持一线工作法,现场问题现场办,复杂问题通过指挥部协同县领导快速解决,不让企业多等一天。”通山经济开发区园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郑勇说。
王峰特别提到:“通山的营商环境令人印象深刻。办证上门服务、问题当天响应,项目进度比原计划提前三个月以上。”
企业“签约-投产”的“通山速度”,正是该县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缩影。去年以来,通山通过“腾笼换鸟”盘活原科奥工业园,高标准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成功引进鑫元电子、锐丰达科技等重点项目,覆盖电子线路板、触控显示屏、无人机等多个领域,产业集群效应持续显现。
随着园区接近饱和,通山县及时启动105亩电子信息孵化园建设。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米,包括10栋生产厂房和1栋多功能展示中心。目前,项目钢结构安装全面加快推进。
“计划9月底完成4栋厂房主体结构,11月底实现6栋厂房及展示中心封顶,全力确保春节前项目整体竣工。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2亿元。”通山县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现场负责人徐志华介绍。
在机制创新方面,通山县出台《2025年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六个一”工作机制(一名县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协调机制、一笔专项经费、一抓到底),建立“三率两量”调度和联席会议制度,构建“高位推动+流程优化+要素保障+政企协同”全流程服务闭环。该县还成立由县领导担任指挥长的服务专班,制定“项目进度表”,建立“专班服务群”,提供“保姆式”服务,力争实现企业“拎包入驻”、落地“零等待”,推动项目跑出“加速度”。
据悉,上半年,全县电子信息产业增速超30%,新签约产业链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超60亿元,延链补链强链取得新进展。预计到2027年,电子信息产业园产值将突破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