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香城都市报

咸安区中医医院清廉之风暖人心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第09版:大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9月的咸宁,秋意渐浓。在咸安区中医医院肾内科病房内,却上演着比春日更温暖的场景。面对患者家属硬塞来的千元红包,该科护士长罗琴以一种既坚守原则又充满温情的方式,将红包转化为患者的住院费用,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也展现了医院廉政建设的丰硕成果。

  面对千元红包 她这样温暖智慧的处置

  张某是一位年轻患者,曾在市区内某医院因慢性肾脏病5期合并肺部感染进行过4次血液透析以及抗感染、止咳化痰、降压等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回家后,张某仍时常感受身体不适,本打算到省级医院进一步诊治,但考虑到孩子太小上放学无人照顾,遂进入咸安区中医医院肾内科寻求进一步诊治。刚入院时,张某在接受腹膜透析期间终日惶惶不安,逐渐陷入了抑郁状态。看着亲人日渐消沉,张某的家人既心痛又无助,整个家庭被阴霾笼罩。

  该科护士长罗琴观察到这一情况后,不仅带领护理团队为张某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专业护理,还主动与患者及家人沟通,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日复一日,罗琴和护士们的真诚关怀逐渐融化了张某心中的坚冰,她开始坦然接受现实,积极配合治疗,这一转变让其家人欣喜不已。

  为表达感激之情,张某家属硬是将一个装有1000元的红包塞给罗琴。多次推辞无果后,面对患者家属激动的心情,罗琴暂时收下了这份“沉甸甸”的谢意。然而,她随后采取了一种既恪守职业底线又充满温情的处理方式——悄悄将1000元现金全额存入患者的住院账户,并将收费票据妥善保管在科室。

  “我们完全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情,但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红包绝不能收。”面对记者采访,罗琴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名医务人员应该做的事。在医患关系备受瞩目的当下,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让家属安心,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医院的诚信与温度。

  清廉医院建设

  从制度到文化的深度耕耘

  在咸安区中医医院,罗琴拒收红包的行为并非孤例,而是该院持续推进清廉医院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咸安区中医医院将廉政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制度建设、教育培训和文化熏陶多管齐下,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

  在制度建设方面,医院严格执行医疗卫生行业“九不准”规定,建立健全了拒收“红包”、回扣的长效机制。医院设立了廉政账户,明确了红包处理流程,确保类似情况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医院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廉政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

  在教育培训方面,医院定期开展“廉洁行医、诚信服务”主题活动和警示教育,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的廉洁意识和拒腐能力。新员工入职的第一课就是廉政教育,确保从源头上筑牢思想防线。

  “廉政建设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咸安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盛飞跃表示,“医院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罗琴护士长的做法正是这种理念的具体体现。这种既坚守底线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做法,实现了医患双赢,让医疗回归救死扶伤的本源。”

  恪守初心使命 超越亲情的大爱无疆

  在咸安区中医医院,那些平日里还是父母眼中孩子的年轻护士们,一旦穿上洁白的工作服,就瞬间转变为守护生命的天使。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沉甸甸的责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护理工作的崇高与伟大。

  该院副院长、医院肾内科主任张朝阳深有感触地说:“医务人员面临的不仅是疾病的挑战,还有患者和家属复杂的情感需求。如何既坚守原则又体现温度,需要极大的智慧和担当。罗琴同志的做法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采访中,一位长期在医院治疗的老患者告诉记者,在咸安区中医医院他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专业的医疗服务,更有尊重和关怀。这里的医生护士从来不收红包,但他们对病人的关心却比亲人还亲。

  回归医疗本源 让医患关系更加纯粹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让咸安区中医医院的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近年来该院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医患纠纷明显减少。而今,面对患者递过来的红包,该院医务人员从“不敢收”到“不想收”,最终转化为“用心服务”的内在动力,真正让廉洁行医成为了全体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患者也从“送红包求安心”转变为“送锦旗表谢意”,医患关系回归真诚与信任。

  红包现象背后,往往是患者的不安全感和对医疗质量的担忧。然而,正是许许多多“罗琴”这一个个平凡的善举,汇聚成咸安区中医医院的清廉之风,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心,也重塑着纯粹而和谐的医患关系。

  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咸安区中医医院用行动证明:廉政建设不仅是规则和禁令,更是一种深入血脉的文化基因;医者仁心不仅是职业要求,更是一种超越功利的价值追求。这份追求,正是医疗行业最珍贵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