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香城都市报

73岁老人告别腹痛困扰重获健康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第08版:大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73 岁的孙爹爹被反复腹痛困扰一年多,辗转多家三甲医院均未能根治,如今在武大中南医院咸宁医院心胸血管外科获得新生。近日,该院王海主任团队联合武大中南医院专家,成功为其实施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支架球囊扩张 + 支架植入术,这是该院首例此类高难度血管介入手术,标志着医院在心胸血管疾病微创治疗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腹部增强CT

  锁定“元凶”,让多年腹痛真相大白

  一年前,孙爹爹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尤其在餐后症状加重,曾多次在外院就诊,却始终未明确病因。随着腹痛频繁发作,老人食欲骤降、体重一年内明显下降了30多斤,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八月中旬,孙爹爹来到武大中南医院咸宁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为明确诊断,医生为其安排全腹部增强 CT 检查,结果显示 “肠系膜上动脉近端重度狭窄”导致血管 “堵塞” 。至此,孙爹爹反复腹痛的 “元凶”被彻底揪出,进一步询问病史得知,老人有 3 年高血压病史和 1 年冠心病病史,而这两项均是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高危因素。

  多学科协作 为老人量身制定手术方案

  肠系膜上动脉堪称腹内的“生命线”,为小肠、结肠和胰腺等关键器官供血。一旦发生严重狭窄,会引发肠道缺血,导致腹痛、吸收不良、体重减轻,甚至肠坏死或感染性休克。面对孙爹爹这样高龄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王海主任治疗团队格外谨慎。

  为确保手术安全,武大中南医院咸宁医院心胸血管外科王海主任、汪金剑副主任医师团队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联合消化内科、麻醉科、心内科等科室专家共同评估病情。专家们一致认为,患者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程度重,且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需通过介入手术扩张狭窄血管并植入支架,恢复肠道正常血供。考虑到手术难度较高,团队特别邀请武大中南医院朱明林教授现场指导手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

  精准介入 打通肠道“生命线”

  9月1日上午九点,手术在医院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导管室进行。术中,医生首先为患者实施经皮股动脉选择性动脉造影术,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近端狭窄部位及程度,确认狭窄率超过 70%,符合重度狭窄诊断。随后,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将球囊导管精准送至狭窄处,缓慢扩张球囊以撑开狭窄血管;待血管管腔恢复部分通畅后,植入一枚支架并再次造影确认 —— 支架位置准确,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通畅,狭窄完全解除。

  整个手术历时 2 个多小时,过程顺利,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第一天,孙爹爹就能正常进食,困扰他一年多的餐后腹痛症状彻底消失;经过几天的康复治疗,老人食欲逐渐恢复,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目前已顺利出院。

  健康科普 警惕疾病的“隐匿症状”

  “此次手术不仅解决了患者的痛苦,也为咸宁地区同类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本地化医疗选择。”王海主任表示,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是一种容易被忽略的血管疾病,病因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占70%–90%,多见于50岁以上及“三高”人群)和非动脉粥样硬化因素(如血管异常、大动脉炎、肿瘤压迫等)。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为一般消化道疾病。他提醒,如出现餐后腹痛、体重下降、反复腹胀腹泻等表现,应及时就医,通过CTA、MRA或DSA等检查明确诊断。

  医疗协作

  为群众生命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自2023年3月30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正式托管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现武大中南医院咸宁医院)以来,两院持续深化战略合作。中南医院派驻专家进行“手把手”带教和“面对面”指导,不仅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省级优质服务,也全面增强了咸宁医院在人才、技术、管理、科研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目前,两院已实现“互联网+医疗”深度融合,推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业务高效协同,全面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互认,构建起一体化就医服务体系。短短两年,武大中南医院咸宁医院新增多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并成功开展多项临床新技术。

  其中,血管外科已能熟练开展大隐静脉曲张射频消融、硬化剂注射、曲张静脉剥脱,腔静脉滤器植入与取出,深静脉血栓吸栓溶栓,各类血管瘤切除,外周血管狭窄与闭塞的扩张支架植入,以及胸、腹主动脉瘤和夹层等大血管支架置入术,显著提升了本地高难度血管疾病的诊疗能力,更好地满足了市民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