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自2019年启动以来,咸宁市构建“市级谋划、县级统筹、社区组织、居民参与”的四级联动机制,坚持“硬件改造与基层治理”同步推进。
在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中,咸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践行“改前问需于民、改中问计于民、改后问效于民”的工作机制,让群众真正成为小区改造的“主角”,走出了一条具有咸宁特色的城市更新之路。
改前问需于民,找准群众“急难愁盼”。改造之初,坚持从民意出发,通过入户走访、议事会、夜话恳谈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诉求。宏宇小区居民盼告别“脏乱差”,南昌和谐小区群众盼“拆墙融院”,湖发小区老人盼留住绿荫、新增活动空间……这些民声民意成为制定改造方案的根本遵循和重要依据。
改中问计于民,共识共为凝聚合力。改造过程中,居民全程参与设计、监督与决策。长乐小区通过20余场“星空夜话”收集百条建议,实现“三合一”连片更新;汇泉小区召开23次协商会,让居民决定“怎么改、改什么”;四合院小区修改设计方案7轮,真正把改造改到老百姓心坎上。党员带头拆违、群众出资出力、单位积极支持,“共建共享”成为咸宁老旧小区改造最温暖的底色。
改后问效于民,美好家园可感可及。改得好不好,居民说了算。月亮湾片区拆墙透绿、贯通路网,实现资源共享和环境跃升;兴旺片区整合多个散居小区,建成功能完善的新型社区;湖发小区从破旧大院变身“公园小区”,让老居民安度晚年。小区环境美了、配套全了、管理跟上了,不少早已搬离的居民选择重新装修、回迁入住,“逆回流”现象成为改造成效最生动的注脚。
截至目前,咸宁市已改造老旧小区1398个,通过“拆墙并院”整合分散小区328个为73个大型片区,累计更新改造供排水管网超过1431公里,改造增设停车位30862个,增设电动汽车充电桩1049个,增设养老、托幼、社区食堂、文化休闲、健身等社区服务设施950处,惠及居民27万户。
在“不拆违不旧改、不众筹不旧改、不打造完整社区不旧改”的“金标准”指引下,咸宁不仅让小区面貌的“面子”更光鲜,更实现了设施功能、治理能力、文化认同的“里子”升级。从“老破小”到“美而优”,从无人管理到居民自治,从物理改造到文化融合,咸宁正以扎实的行动书写老旧小区改造的“咸宁经验”,让幸福在家门口真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