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香城都市报

点灯人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17版:师恩如光.照亮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九月,天高云阔,神清气爽。此时,褪去了夏天的酷热。远山如黛,风中隐约传来一阵阵的桂花香,枫叶红了,菊花黄了,蟹儿肥了。又到了一个重要的节日——教师节。让我常忆师恩,意难平。回望这么多年遇到过的师者,如同在暗夜里为我点亮一盏盏心灯,照亮我脚下的路。支撑着我,鼓励着我,或者默然关注着我,给我前行的力量。

  师恩难忘,深怀感恩,亦值得铭记在心。记得前不久,我写的一篇报告文学《雪落幕阜山》发表了。为了完成这篇稿子,那段时间,《国家电网报》编辑周老师与我保持着微信和手机联系。有时候是她清晨发来一段文字需要核实,有时候是午休时间,甚至她在出差的途中打电话给我,提出修改意见。或是深夜时分,为其中的某一个称谓提出疑问。她与我时常连线采访,改稿。不断完善,原本只想写两大章节的,最后竟然以专版的形式发表。这让我深感意外。看到样报的那一刻,我知道她做了最后的修改,让整个篇幅变得简洁,明了,文字透亮。个中滋味,我深有体会。我更是佩服她那股敬业与认真编稿的精神。

  之后,又有一万四千字的长篇纪实散文《在南方》见刊了。这篇文章让我想到写散文的无限可能。算是首次自由发挥,纯属是兴之所至。但事后想想,正是经过周老师仔细认真的修改,才能得以顺利完成。我有一种与高手过招,非常爽快、过瘾的感觉。写作带给我是心灵上的滋养与愉悦。所幸生活再艰难也没有放弃写作这个爱好。一篇文章要经历采访,沟通,写稿,再用心打磨,尽可能以最好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有编者的用心审稿修改,也是写作者的心血凝结。尽管生活有太多的不尽人意,但是上天总会给你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

  回想起这么多年来,很多给我无私传授写作、画画、书法等技艺的师长,带给我写作的力量,画画的雅趣,书法的快乐……尤其在写作上,虽然平日里我们很少联系,却保持着十几年的编辑与作者的深情。每次在朋友圈看到文章发表的消息,像是又回到了我们相见甚欢的从前。

  正是编辑老师为作者点亮心灯,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

  闲暇之余,我喜欢画画。之前,画友们各自画着喜欢的花鸟图。我选择画木槿花,不同形态下,我足足画了三幅。画友们问,这是什么花?我说是河边公园正开的木槿花,又称木芙蓉,属于南方的花。我又说,每当画一种花,你首先要了解花的形态,观察花在阳光下的各种光彩。你看得越仔细,画得就越生动。教我们画画的张老师说,你理解得真好。我笑道,我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张老师年轻漂亮,性情温柔。她艺高且胆大,气质如初绽的荷花。初时教我们临摹宋画,有《花篮图》《枇杷来禽图》《千里江山图》等十几幅名画,还有大幅的佛图。当然,其间我们也找些自己喜欢的花草来画,比如画寓意吉祥富贵的牡丹,品性高洁的荷花、兰草。而我,以画小品、斗方之类的小画见长。课堂上,她总是轻声细语,手中笔尖却藏着让人心安的力量——带我们临摹宋画,勾线、分染、调墨、运笔,每一处细节都用心传承国画之美。在那份专注与宁静中,我们看见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深植于笔墨间的内涵与修养。

  每一次跟着她学画,感觉她不仅仅是在教我们怎么运笔、怎么调色,更是在我们心里种下一片淡泊而深远的天地。如今回想,尽是感动与感谢。

  遇良师,是我们莫大的幸运。愿她始终明媚如初,笔墨常新,一生从容优雅。

  而教过我山水画的陈复兴老师,却让我们一群喜欢国画的学员在课堂重拾少年心性。他手把手教我们运笔,轻声说“墨色要有呼吸”。他带我们观察草木,告诉我们山水有灵需用心对话。

  共绘长卷时,他将每个人的笔墨融成万里山河。那些不完美的笔触,经他点拨都成了画中韵味。当作品获奖参展,他比谁都欣慰。我们知道每幅画里都有他的心血——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画技,更是生命的修行。

  教师节来临,衷心感谢老师们。在水墨间描绘时光,他们给了我们让生命更绚烂的力量。

  写到这里,忽然为画友胡大姐的一句话而生出些感慨。她说,如果年少时接触了画画,或许她的人生就会不一样。

  会当画家吗?我笑道。她竟然说,那当然。她的自信让我觉得既真实可信,又凭空让我生出些感慨。假如我早年遇到像张老师或者胡大姐一样的为人师表者,我的人生也会不一样。

  年少时认为从前与自己并无多大瓜葛。时光荏苒,世间的一切都是晶莹剔透的。中年时,雨打芭蕉庭院深深,回忆却幽幽深几许。而此时,我还在从前里,放慢脚步,让这些美好的记忆留在滚滚红尘中。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遇到很多像周老师、张老师这样灵魂透亮的师者,她们在大地上掌灯,传递光亮。她们指引着我,像一束光,闪闪发亮。时光深处,我始终将这份感恩之情铭记在心。师恩难忘,愿天下为师者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