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教师是知识的灯塔,是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生的导师。”对于这句话的认知,我曾一度停留在书本上。直至我读初中三年级时,遇见了一位影响我成长的灵魂导师——鲁普煜老师,我才真正体会领悟到其中含义。
鲁老师是我读初三时的班主任,也是学校的校长。在这之前,鲁老师并未教过我任何课程。在我心中,校长应该是一个“高高在上、不苟言笑、严谨治学”的人。没想到经过一段时间接触,我渐渐发现鲁校长平易近人,风趣幽默,刚柔并济,教学有方。
我非常喜欢鲁老师教我们语文课,无论古诗文还是现代文,他都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对鲁老师讲课时那些精彩片段,我至今都记忆犹新。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随着鲁老师抑扬顿挫的吟诵与讲解,我仿佛看到作者李白写《行路难》时的画面,感受到李白情感与思维的跌宕起伏,那种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着追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鲁老师讲得非常投入,他用丰富的表情和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诠释着诗句内涵,书本上的文字仿佛全部活了过来,我完全被吸引住,尤其是最后那一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感觉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植入了我的心田。后来,当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想起鲁老师、想起那句诗,我就会感觉备受鼓舞,斗志昂扬。
鲁老师讲课极具感染力,听他分析古诗词,仿佛能看到千年前的月光照进教室。“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静静地倾听鲁老师讲《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欣赏他饱含情感的诵读,感觉自己已化身为苏轼,在中秋时节、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之际,心潮起伏,与明月对话,探讨着人生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鲁老师特别注重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他设置了“赏月——读月——写月——品月”多个环节。鲁老师教给我们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话:“诗要反复地咏,词要低回地诵。”经过鲁老师的精心指导,我和同学们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品味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感悟词创设的完美意境。
因为鲁老师有趣而优质的教学,我感受到了语文真正的魅力,特别钟爱语文,尤其是作文。可能鲁老师自己也没料到,他的妙招给我的写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与进步,竟然还因此而产生了一次不小的“误会”。
记得那一次,当作文本发下来,我发现老师的批语居然是:“但愿这是你自己的作品!”我当时就觉得人一下子懵了。难道鲁老师怀疑我的作文是抄袭的?说到那篇作文,其实是我在课外阅读时,看到一段简短故事提要后浮想联翩而写的颇具古风味的文字。尽管我心里感到有些委屈,但当时性格内向又孤傲的我认为“清者自清”,不想去找老师澄清。
幸而不久后,学校进行期中考试,作文题为《我终于做成了一件事》。于是,我就在作文里假想:我终于鼓起勇气跟鲁老师讲了我上次写那篇古风文章的来龙去脉,他知道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我道歉,并表扬了我。考完后,我心中有所期待,也有些忐忑不安。没想到后来,我想象中的场景真的出现了!一位校长竟然愿意为他对学生的怀疑、误会而道歉!这对于正处于学生时期的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对我人生的成长之路,又是多么的意义非凡!我很震惊,也很感动。鲁老师维护了我的自尊与骄傲,他的心胸豁达、敢于自我批评也赢得了我们学生更多的尊重,让我们更加敬佩他的为师之道;他的鼓励让我更有信心天马行空,去书写一篇篇新的美文……
“优秀的校长,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成长,就像一盏明灯,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时至今日,回首往昔,我依然庆幸自己遇见了鲁老师,有这样一位好校长,学校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他的每一次微笑与鼓励,都让我感到无尽的动力与希望。他不仅传授知识,更用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智慧,引导我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向前,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