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咸安区教育园地里,咸宁市青龙山高级中学以鲜明的办学特色与扎实的育人成效,成为青龙山麓一道靓丽风景。这所前身为“咸宁市中等师范学校”的教育圣地,自1991年改制为全日制公办普通高中以来,始终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在120余亩的校园里,以215名教职工的坚守与创新,为2960名学子搭建成长平台,书写着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奋进乐章。
■党建领航,筑牢育人根基
人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此,该校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政治建设统领办学方向,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德育工作中,构建起“课堂+活动+实践”的三维育人体系:每周1节的德育专题课,聚焦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教育,为学生厚植精神底色;先后开展“新时代好少年”“三好学生”等评选活动,让身边榜样成为学生成长的“活教材”;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科技馆的研学实践,则让学生在行走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课改赋能,提升教学质效
在教学工作中,该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开设体育、音乐、美术特长及俄语特色课程,课程计划完成率达100%。为保障教学规范落地,该校推行“备、教、批、辅、考”五环节标准化管理,每学期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并公示结果;同时,落实“教职员工刚性坐班考勤管理新八条”,以精细化管理提升课堂效率。
2025年高考,该校交出亮眼答卷:一本上线46人,2名体艺生被985、211院校录取,34人考入湖美、武音、武体等专业院校,本科上线人数达294人,服装表演类考生曹馨雨更是以专业课+文化课总分全省第一的成绩惊艳众人。一年来,师生累计斩获省、市、区各级奖项88人次,教学成果显著。
■队伍强基,激发教师活力
对于教师队伍建设,该校注意强基础,激活力。由此,该校教师队伍已发展到高级教师59人、硕士研究生28人,省市区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36人。为持续提升教师素养,该校双管齐下强化师德师风,以“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为主题开展师德教育,通过学生评教评学评选“学生最满意教师”,结合师德考核与评先评模,树立师德标杆,教师师德考核合格率100%。同时,助力专业成长,实施“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配备导师,组织教师赴江西、湖南、浙江等地校际交流,参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研修及各类教学竞赛;鼓励教研创新,一年来立项市级以上课题2项,教师发表论文25篇。
■安全护航,守护学生成长
校园安全无小事。该校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安全例会,完善《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全年组织消防、地震应急演练4次;配备11名专职保安,安装286个监控设备,实现校园全覆盖,织密安全防护网。在健康保障方面,该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普及传染病预防、心理健康等知识;严格把控食堂食材采购与加工流程,改善卫生条件,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特色突围,探索发展新径
针对学生发展差异,该校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在体艺教育上,高一新生入学初期,年级组便精准摸排学生兴趣特长,引导有潜力的学生选择体艺专业,为其规划发展方向;面对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该校开设俄语特色班,以小语种为学生开辟升学新通道。如今,结合体艺高考政策变化,该校正积极构建书法、舞蹈专业教学体系,鼓励体艺特长生冲击重点高校特殊类招生,持续拓宽特色发展赛道。
从咸宁市师范学校到咸宁市青龙山高级中学,从夯实基础到特色突围,该校以党建为魂、以课改为本、以队伍为基、以安全为盾、以特色为翼,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青龙山麓的翰墨香,浸润更多学子的成长之路。
2025年第41个教师节受表彰教师名单区级表彰
■优秀班主任:蔡爱兵
■骨干教师:黄伟
■优秀教师 :李菲 李丹凤
■教坛新秀:余金庆
■先进工作者:石鹏程
校级表彰 ■高考功勋教师(11人)
何志鹏 平 衡 江亚妮 罗 瑶
陈艳丽 喻昌伟 王 慧 陈胜兵
甘 梦 谢向琴 黄 菁
■优秀班主任(7人)
吴子未 骆咏姿 张 展 陈新潮
郑德焦 郭文辞 江亚妮
■优秀教师(28人)
周明佳 余宏斌 宁玉杰 洪创武
熊振典 曹桂娟 陈 诺 石鹏程
何晓建 黄继军 周忠伟 汪 玲
滕 卓 陈 莹 阮海波 黄馨钰
章端益 江 兴 黄艳华 李 菲
熊 武 彭芳霞 李 聪 熊庆农
谢晓薇 熊 君 吴丽佳 周子璇
■先进工作者(3人)
祝敏忠 谈 辉 舒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