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香城都市报

温泉之滨滋兰蕙 潜山脚下育栋梁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07版:师恩如光.照亮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淦水汤汤润教泽,潜山郁郁蕴书香。坐落于温泉潜山路27号的咸宁市横沟高级中学、市第三初级中学,校园绿树成荫、秩序井然,晨读声与鸟鸣交织,俨然一方勤学育人的沃土。近年来,该校围绕“教师成长、环境优化、教学创新、安全守护”四大核心,深耕细作、笃行不怠,在教育发展的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教师“充电”强内功 专业成长添动能

  “这道高考题要从历史背景和逻辑关系入手,咱们得带着学生吃透考点!”2025年春,40岁以下教师围坐研讨,手中的中高考试卷写满批注。学校以“青蓝工程”为纽带,老教师手把手指导新教师站稳讲台;每月评选“教师之星”,通过《香城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表彰优秀,范玉华、余志林等教师先后获评“咸宁市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同时,教研活动更是蓬勃开展。2024年,该校在教学活动月中,95%教师参与公开课,镇科老师在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斩获“三等奖”;2025年,初中部以“每周四教研日”为载体,举办16节公开课、5场教学竞赛;黄超老师在全市语文素养大赛中获“二等奖”。高三教师赴鄂东协作体参与备考会,高中部教师赴岳阳十六中研修,学习心得在全校分享,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每次‘充电’都有新收获,课堂越来越受学生欢迎了!”年轻教师小王的话,道出了众多教师的心声。

  ■精雕校园筑雅境 优化条件助育人

  走进该校校园,只见荣誉室陈列整齐、档案室设施完备——2024年,该校成立档案创建领导小组,完善硬件、规范分类,全力冲刺省二级档案验收;2025年,财务精细化管理再升级,聘请第三方机构内审,修订报销制度,让每一笔经费都用在“刀刃上”。

  在后勤保障上,该校又添温情。2024年,定期核对固定资产,培养学生爱护公物意识;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零违规”收费记录让家长放心。2025年,该校工会组织“美人谷踏青”活动,让70余名教职工在山水间放松身心、舒缓压力;此前,2024年“三八”妇女节之际,组织女职工去武汉春游;“重阳节”为退休教师举办主题活动;男教师篮球队参加比赛,斩获咸安区“新安杯”冠军。“校园像家一样温暖,让人感到格外亲切!”教师李女士发自内心地说。

  ■教学创新破常规 质量攀升结硕果

  “俄语语法可以用‘讲练对话’模式,咱们试试这样设计课堂!”2025年3月,市级俄语教研活动上,申光燕老师的创新教学获同行点赞。作为华中地区首家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合作的中学,该校俄语特色持续闪耀:2024年,王宗蠃同学俄语145分获全省第一;2025届78人单科超120分,高瑶仙、云东等学子通过“3+2”本硕通道公派留俄。

  艺体与心理健康教育齐头并进。2024年,郑颖欣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万喆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艺体类本科上线率达100%;2025年,舞蹈《桂·月之灵》获省黄鹤美育节“一等奖”,艺术班本科上线率再达100%。心理健康“防护网”同步织密:专职教师驻校,“向日葵使者”朋辈互助,2024年开展900人次心理测试,2025年为毕业生做AI智能测评,“考前焦虑疏导”讲座让家校连心。教学常规管理同样扎实,三轮“备教批辅”检查、考后质量分析会,让2024届一本上线21人、二本203人,2025届高考再创历史新高。

  ■安全守护不松懈 织密防线护成长

  “同学们,记住‘六不准’,绝不能私自下水!”2025年防溺水课上,初二年级班主任周老师的讲解掷地有声。同时,该校构建“校内宣传+家校联动+校社协同”安全体系:2025年,校长带队巡查月亮湾河段,协调推动社区加装警示牌、防护栏。

  日常防护更显细致。2024年聘请法治副校长宣讲校园防欺凌,每周校舍小查、每月大查;2025年严格查课考勤,课间高频巡查,两次召开防溺水家长会,发放千余封《致家长信》。2024至2025年,校园零安全事故。“孩子回家会讲安全知识,我们特别放心!”高二家长王先生说。

  淦水奔流不息,潜山见证成长。横沟高中、市第三初级中学以创新为笔、以坚守为墨,在教育的征途上持续奋进,必将培育更多栋梁,书写更美的育人篇章。

  刘明升:教学行政“双担当”

  “奉献自我,追求卓越。”,这句人生格言,是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刘明升的工作底色。身兼副校长、校总支成员、工会主席,他在教学与行政的双重赛道上,以实干诠释“骁将”本色。

  即便行政事务繁杂,刘明升始终扎根教学一线,常年承担3至5个班的教学任务。他深耕高考研究,精准把握出题导向,将考点融入日常教学与训练,用“举一反三”的巧思帮学生高效提升;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成人成才,践行“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

  在行政岗位上,他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初心。师生反映的问题,他第一时间响应解决;教职员工生病或家庭遇困,他必上门走访慰问,把温暖送到心坎上。为凝聚校园合力,他牵头开展各类活动,让严肃的校园变成充满温情的“大家庭”,赢得师生一致认可。

  从讲台到行政楼,从备课笔记到工作台账,刘明升以“双肩挑”的担当,在双重岗位上步履不停。他用奉献与勤勉,将“追求卓越”的誓言,写进每一堂课、每一件行政事务里,成为校园里当之无愧的“实干先锋”。

  教育格言:勤勉努力,不负韶华。

  镇超:一支粉笔写春秋

  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先后担任咸安区第三中学教务主任、科教主任、后勤主任和年级主任。从教三十多年来,总是以饱满的热情,积极认真的态度投身于自己所热爱的教育工作。在教书育人方面,始终恪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念。在三尺讲台上,用“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的爱心与责任践行自己的教育初心和使命。

  在教学上,他勤于执教、严于执教,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家长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先后获得优秀语文教师、模范班主任、咸安名师及市级“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同时,多次获得了“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在教学科研上,先后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阅读竞赛,获得国级、省级指导奖;自己撰写的论文《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永葆青春活力》获国级二等奖,《教育因“比”而美丽》获省级一等奖,散文《鸭子》获全国教师征文比赛湖北赛区一等奖。

  在年级管理上,二十多年来,他带领年级组老师,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态度,认真完成学校所安排的各项工作,历届中考成绩深得家长和领导的认可!

  教育格言: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根粉笔写春秋。

  谭珂旎:美好青春献教苑

  “青春筑梦教苑,初心点亮星光”,这句话是咸宁市横沟高级中学英语教师谭珂旎的执教信条。自踏上讲台,她便以赤诚之心扎根平凡岗位,用青春诠释“教育的真谛在于倾心付出”。

  她的英语课堂从不局限于语言知识。课前精心备课钻研,课上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环节,她不仅传授语法与词汇,更搭建起观察世界的桥梁,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语言之美,体会跨文化交流的乐趣,让英语真正“活”了起来。

  她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暖心伙伴”。课堂上,她紧盯每个学生的细微进步,及时肯定表扬,帮他们筑牢学习自信;课堂外,她化身倾听者,耐心陪伴学生化解学习困惑与生活难题,用鼓励与陪伴温暖每颗年轻的心。

  教学相长,她始终走在成长路上。积极参与教研培训吸收新理念,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与同事探讨教学方法,她主动从“研究如何教”转向“关注如何学”,把学生的成长过程置于成绩之上,坚信“每个学生都是闪亮的星”。

  心怀敬畏,永葆热情。谭珂旎以真诚与专业,在教苑默默耕耘,做学生求学路上温暖的陪伴者与坚定的引路人,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无悔光彩。

  教育格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余志林:杏坛无悔三十载

  “杏坛无悔三十载,一颗丹心育桃李。”,这不仅是对余志林的从教评价,更是他三十余载教育生涯的生动注脚。作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这位毕业于湖北科技学院(原咸宁师专)中文系的高中语文教师,始终以敬业与忠诚,在三尺讲台书写师者担当。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踏上教坛,余志林便将“育人”二字刻进日常。作为语文教师,他深耕课本、拓展视野,把“读万卷书”的理念融入课堂,带学生在文字间领略山河壮阔与人文温度;作为市级优秀班主任,他以耐心倾听学生心声,用责任守护成长点滴,成为学生眼中的“引路人”。

  三十余年光阴里,身份从未改变他对教育的热忱。备课簿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课堂上神采飞扬的讲解、课后与学生促膝长谈的身影,皆是他坚守的见证。这份执着,让他多次斩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每一份表彰,都是对他“用行动诠释责任”的最佳认可。

  从青涩的青年教师到经验丰富的教育老兵,余志林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将三十余载的教育情,化作学生成长路上最温暖的光。

  教育格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周运明:粉笔灰飞染鬓霜

  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历任教研组长、团委书记、教务主任。从教30年,他秉持“做有温度的教育人”信念,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岗位上用责任与担当践行教育初心。

  当语文教师,他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带班级成绩名列前茅。他善导善研,指导学生多次获国家级、省级作文及阅读竞赛一二等奖。当班主任,他善于做思想工作,构建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他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多次获评优秀班集体。他先后获得省“读书标兵”、“咸安名师”、区“常规教学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他撰写的《呵护学生稚嫩的心灵》获省一等奖,十多篇案例被《语文报》《楚天都市报》刊发,多篇校园报道见报,为学校赢得良好声誉。从课堂到竞赛、笔尖到镜头,他用扎实学识与拳拳初心,书写了师者的责任与温度。

  他先后担任团委书记和教务主任。当团委书记时,他精心策划活动,点燃学生青春热情,搭建成长平台;当教务主任后,他始终认真履职尽责,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教育格言:以爱育爱,以心换心。

  阮玮:一片丹心育花蕾

  中学一级教师,从教20多年来,她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希望我能成为一束光,照亮学生的同时,也让自己在光亮之中!”这是阮玮心中坚守不变的教育初心。

  她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责任与热忱守护学生成长,所带的班级多次获评“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个人也荣获省、市“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区“常规教学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在课堂上,她是用鼓励式教学来激励学生学习,学生中不论是谁有进步,她就会对其加以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下课后,她做学生的好朋友,学生生活上或学习上遇到困难,她会尽力地去帮助,时常在校园里看见她和学生一起谈心。人常说老师扮演着多重角色,传授知识时是老师——循循善诱,生活交往时是朋友——心心相印,学生违反纪律时,老师是医生——对症下药,阮玮也亦如此。执教二十余载,毕业生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留守在她身边的还是那颗经久未变的爱心。

  二十多年的教育之路,虽漫长,但阮玮始终不断在教育的领域里开辟新径,执着前行。她说:“一片丹心,只为那一场和可爱的孩子们向美而行的遇见!”

  教育格言:做有情怀的教师,行有温度的教育。

  左林丹:三尺讲台写青春

  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语文教师。曾获“咸安区教坛新秀”“咸安区教学常规先进个人”“咸安区优秀通讯员”等荣誉称号。多次在咸安区公开课竞赛、教学案例评比中获奖,指导学生在朗诵、征文、课本剧等比赛中屡获佳绩,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从教七年来,她努力扎根教坛,以温暖细致的关怀、灵活创新的教学和平等开放的对话,走进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成长世界,成为他们信任的引路人和同行者。

  她坚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尤其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孩子。她以耐心的沟通和巧妙的课堂设计,帮助沉默的学生逐步建立自信、展现自我,让胆小的孩子都感受到“被看见”的温暖。

  她的语文课堂,从不乏欢声笑语与思维火花。她拒绝机械灌输,倡导“玩中学、学中悟”。通过课本剧、传声筒游戏、古琴吟诗、即兴辩论等多种形式,将语文知识融入趣味情境,使课堂成为学生探索与表达的乐园,真正让语文学习成为一场吸引人心的冒险。

  在她看来,教师并非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学习伙伴。她与学生亦师亦友,课堂默契配合,生活真诚关怀,真正践行“教学相长”的理念。

  教育格言:最好的教育,是师生彼此照亮、共同前行。

  石幼芳:英语园地守初心

  “尽心尽力,育人为先。”这是咸宁市横沟高级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石幼芳24年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

  自踏上高中英语讲台,她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用专业与热忱,在英语园地中守护桃李,浇灌桃李成长。

  作为一线英语教师,石幼芳深谙“严爱相济”的育人之道。她紧盯学生个体差异,既能用严谨的教学夯实学生的语法基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又能以细腻的关怀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状态,让英语课堂既有知识的厚度,更有温度。学生眼中,她是耐心解惑的良师;家长心中,她是值得托付的教育者。

  身为学科骨干,她更主动扛起“传帮带”的责任。牵头组建英语教研组后,她定期组织示范课展示教学巧思,开展专题研讨破解教学难题,毫无保留地分享24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在她的带动下,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教研组凝聚力与教学水平持续提升。

  24年光阴流转,备课桌上的教案换了一叠又一叠,课堂上的声音始终充满活力。石幼芳以不变的教育初心,在英语教学与团队建设的道路上笃行不怠,用责任与坚守,诠释着人民教师的使命担当。

  教育格言:学无止境,教无止境。

  车永安:永葆本色显忠诚

  从武警军营到三尺讲台,车永安以军人的赤诚与坚守,在咸宁教育沃土上深耕14载。作为中共党员、中教一级教师,他始终以“为人师表”为准则,用专业与热爱书写育人答卷。

  2011年从湖北科技学院(原咸宁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后,车永安先后在青龙山高中、贺胜中小学等校任教,2016年起辗转于横沟高中与第三初中。无论在哪所学校,他都将“教书育人”刻进日常:课前钻研大纲、吃透教材,课上把先进教学理论与现代技术融入美术课堂,让画笔成为学生表达心灵的桥梁。

  工作中,他尊敬同事、关爱学生,用真诚化解师生隔阂;生活里,他延续军人的严谨作风,以自身言行诠释“为人师表”。面对教学挑战,他从不畏难,主动开拓思路,把美术教育与生活实践结合,让农村孩子也能在艺术熏陶中成长。

  从军营到校园,身份变了,但车永安的忠诚与责任从未改变。他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强烈的事业心,在教育园地默默耕耘,用每一堂课、每一次辅导,为学生的成长铺路,成为同事眼中的“靠谱伙伴”、学生心中的“暖心老师”。

  教育格言:永葆军人本色,献身教育事业。

  陈玉娟:深耕教坛十四载

  自大学毕业投身杏坛,陈玉娟以14年的坚守,在三尺讲台书写着“潜心耕耘”的教育答卷。

  她是精研教学的“排头兵”。初登讲台便以全区地理第一的成绩起步,乡村中学五年间跨年级、跨学科任教,所带中考成绩名列前茅;调任城区学校后,她化身学生喜爱的“娟哥”,课堂兼具学术深度与师生温度,所带高中重点班高考过线人数稳居前列,屡创佳绩。

  她是甘于奉献的“孺子牛”。婚后未休一天假,孕期哺乳期携全家租住学校附近坚守岗位,主动缩减产假……她把“学生优先”刻进日常,用“克己奉公、兢兢业业”诠释对教育的赤诚。

  她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从乡村学生口中“最好的地理老师”,到城区学生亦师亦友的“娟哥”,她以民主平等构建师生关系;年过不惑,又主动挑战实验班班主任工作,在立德树人的路上不断探索。

  14载春秋,陈玉娟将最宝贵的年华献给家乡教育。这份热爱与坚守,正是一名优秀教师初心与担当的最佳注脚。

  教育格言:不要站在问题一边打败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一边打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