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戒掉情绪负债,最终靠的是内在的稳定与力量。
培养“课题分离”思维。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课题分离”理论:“人生的烦恼,大多源于混淆了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
别人怎么看你,是他们的课题;你如何生活,是你的课题。
分清界限,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随意干涉你的课题,人生会轻松很多。
用成长思维替代固定思维。固定思维的人遇到挫折时,会想:“我果然不行。”成长思维的人则会想:“这次没做好,下次可以改进。”
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失败,而是把每一次挫折都当作升级的机会。
找到自己的“情绪锚点”。“情绪锚点”是指那些能让你迅速回归平静的事物或习惯,比如:每天看书、定期运动……
找到你的情绪锚点,在波动时快速调整自己。
余生,愿你不因别人的评价而否定自己,不因一时的挫折而陷入内耗,不因过去的遗憾而消耗现在,活出真正的自由。
@蔡崇达:我期许自己要活得更真实也更诚实,要更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欢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与美妙,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我要把一路走过的风景,最终都化作滋养内心的晨露与阳光,而不是压在背上的行囊。 (来源: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