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汽配制造行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标准
日期:09-08
本报讯(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毛怀杰 胡颖)为深化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近日,咸安区与通山县联合开展汽配行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标准集体协商。通过跨区域协作,明确不同技能等级工资底线,实现职企共赢,为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探索新路径。
此次协商源于今年7月10日两地启动的跨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当时,咸安区人社局与通山县人社局以打造边界地区示范样板为目标,在政策协同、服务共享等方面推进机制创新,而汽配制造行业工资协商正是该试点的核心落地举措。
筹备阶段,两地工会强化专职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指导员深入汽配企业,联合企业工会收集职工诉求,了解到技能人才希望工资与技能水平、工作强度匹配的核心需求;同时,工商联加强企业协商主体培育,引导企业认识合理薪酬对引才留才的重要性,为协商奠定共识基础。
协商过程中,双方结合区域经济水平、行业特点及人才供需状况,参考湖北省技能人才工资价位信息,聚焦汽配行业技能型岗位起点工资等关键问题反复沟通,最终就最低工资标准达成一致,明确不同技能等级对应的工资底线,为技能人才权益提供制度保障。
据悉,此次跨区域协商既保障了职工合法权益,也为企业稳定用工环境,助力汽配行业健康发展。下一步,咸安与通山将继续深化合作,完善集体协商机制,推动更多行业开展类似工作,积累跨区域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经验,服务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