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高新区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入选国家级试点
日期:09-02
本报讯(记者叶和平 通讯员 吕志刚)近日,咸宁高新区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试点成功入选国家级改革试点,并纳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标志着该区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存量资源盘活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面对土地利用结构不优、效益不高等现实问题,近年来咸宁高新区持续推动土地资源从“增量扩张”向“存量焕新”转变,通过开展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攻坚战,多措并举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焕发活力,逐步形成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的“咸宁经验”。
一批典型项目成为“咸宁经验”的生动实践。天府烤卤项目通过“存量嫁接”方式成功激活欣和生物97亩低效用地,依托绿色通道快速完成规划审批和施工许可,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一年投产”,跑出项目建设的“咸宁速度”。楚之饮项目一期在绿色双创产业园迅速投产植物基饮品后,企业基于对高新区区位和营商环境的认可,加快推进二期建设,通过预公告登记等创新方式高效嫁接穗科基业44亩闲置土地,实现快速“落地生根”。巨燃科技项目则以“腾笼换鸟”模式,通过司法拍卖取得原康进药业96亩土地和厂房,迅速推进改造升级和设备安装,实现老旧空间焕发新生机。
为推动试点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开展,今年8月,咸宁高新区出台《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系统明确低效用地认定指南、摸底调查、数字化管理、规划引领、项目实施计划、资金渠道拓宽、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关键任务,将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纳入年度重点清单,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下一步,咸宁高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要求,持续深化低效用地再开发改革,构建政府、企业、市场多方协同参与机制,扩大低效用地治理成效,完善全周期服务,不断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