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被遗忘二十年的存折,一笔“失踪”的养老补贴。武汉农商行咸宁分行上演跨城接力,从武汉某支行的“睡眠账户”里,为老人找回“消失”的养老钱。一句“有问题随时找我”,让金融服务的温度直抵老人心窝。
近日,一名汗水湿透衣衫的老太太攥着存折走进武汉农商行咸宁分行营业部的大厅,声音带着哭腔:“村里说养老补贴打进来了,我查了几次,一分钱都没有啊……”
大堂经理小王接过存折在自助机查询,本地账户确实没有进账记录,随即一边安抚老人,一边将其带领至柜台扩大查询范围。当输入老人的身份证号时,系统突然跳出一条关联信息——武汉某支行有一本同名同姓的老存折,状态为“睡眠”,而最近一笔进账,正是村里发放的养老补贴。
“大娘,您是不是在武汉开过存折?”小王轻声问道。老太太愣了半天,才恍惚想起:“好像……二十年前在武汉带孙子时办过,早弄丢了,也忘得一干二净……”
因异地跨区域、跨机构的网点无法直接挂失补办账户,小王立刻上报主管联系武汉网点说明情况,协调跨区域处理。
“大娘您别急,武汉那边的网点已经安排好了,我把距离最近的网点地址和联系人电话写在了纸上。”小王还特意联系老人儿子陪同办理。
次日,武汉的网点顺利为老人补办存折,取出了“消失”的补贴。小王仍不放心,又主动联系老人所在的村委会工作人员,协助将后续补贴发放至老人现用的本地存折,“以后您的养老补贴就在这张存折上,您有啥问题随时联系我。”老太太攥着新存折,言语里充满感激:“姑娘,你帮我解决了大难题!”小王心里暖暖的。
武汉农商行咸宁分行营业部用一次次跨越城乡的接力、一句句暖人心窝的叮嘱,将金融服务的温度传递到群众心坎里。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业务办理,更是金融机构扎根本土、心系百姓的生动实践——用专业与耐心织密服务网络,让每一份期待不被辜负,让每一份牵挂都有着落,在细微处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初心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