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多维度优化城区公办义务教育布局
日期:08-29
本报讯(记者 鲁芳 通讯员 方盈颖)8月21日,通山县召开“优化城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持续增加城区学位供给”新闻发布会。会上,相关负责人就城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与学位扩容工作的推进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近年来,随着通山县城区常住人口不断增长,适龄入学儿童、少年人数持续增加,并于2024年达到峰值。为应对就学压力,该县累计投入5.82亿元,新建迎宾路小学、通羊一小新校区,并对通羊五小、实验小学等7所学校实施改扩建。投入2.5亿元在迎宾路新建迎宾路中学,设计规模60个班,可提供学位3000个,今年秋季学期可投入使用。自2022年以来,已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6750个,2025年秋季学期还将再增学位3800个。
在招生服务方面,通山县全面推行“阳光招生”,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打造全县义务教育招生平台——“入学宝”。该平台打通公安、住建、人社、水务、电网等多部门数据壁垒,实现户籍、不动产、社保、水电使用等信息的互联共享。通过“入学宝”,家长可在手机端借助微信小程序或“鄂汇办”APP完成入学申请的全程网办,包括资料提交、信息审核、学位分配及结果公示,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留痕、实时公开”,有效保障招生工作的规范、透明和可追溯。
针对学位供需矛盾突出的热点学校,如迎宾路小学、明德中学等,通山县实施“一校一策”弹性扩容机制。通过精准测算学位需求,科学调整班级规模、优化师资配置,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适度增加供给,实现“扩容不降质”。
此外,通山县高度重视特殊群体教育权益保障,建立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等特殊学生关爱档案,严格执行“一生一策”帮扶机制。近年来,每年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资金2000余万元,惠及学生4万余人次;投入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5000余万元,受益学生超过10万人次,切实促进教育公平。
下一步,通山县将继续推进义务教育扩容提质,强化现代化教育强县建设支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努力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