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武大中南医院咸宁医院肿瘤科接诊了一名特殊患者。59岁的吴先生因“发现左侧胸壁肿物伴疼痛10余天”前来就诊,经多项高端影像学检查及多学科协作诊断,最终确诊为左肺恶性肿瘤伴肝脏、小脑、骨骼等多发转移。该病例病情复杂、进展迅速,医院依托精准影像评估与微创活检技术,成功为其明确诊断,凸显了医院在疑难肿瘤诊治方面的综合实力与人文关怀。
突发危机 皮下包块敲响警钟
十天前,吴先生在无意间触摸到左侧胸壁一处约5×6厘米的皮下包块,触之疼痛,活动度差,虽无咳嗽、咯血等呼吸道症状,但谨慎起见,他前往当地中医医院行胸部CT检查,结果令人心惊:左肺上叶存在团块状占位,高度怀疑恶性肿瘤,同时肝脏多发低密度灶、左肾结节等异常也提示可能已有转移。
8月14日,为求进一步诊治的吴先生来到武大中南医院咸宁医院肿瘤科就诊。接诊医生吕卫星详细了解病情后,以“肺占位性病变、肝占位性病变、皮下肿物、疼痛”将其收治入院。
患者入院后,医疗团队迅速为其启动全面检查方案,包括颅脑MRI平扫、上腹部MRI增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全腹部CT平扫、胸部CT增强等一系列高端影像学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情况比预想中更为复杂,其中颅脑MRI显示左侧小脑区结节,提示转移瘤;上腹部MRI增强可见肝脏多发团块,增强后呈边缘环形强化,符合转移瘤特征;全身DWI序列进一步确认肝脏多发弥散受限灶,并发现右侧肾上腺区结节、多处椎体、肋骨、骨盆骨质破坏,高度怀疑转移;胸部CT增强提示左肺上叶前段恶性肿瘤性病变,伴双肺散在小结节、肺气肿及陈旧性病变。各项检查结果指向同一结论:吴先生所患极可能为左肺癌伴全身多处转移,已属晚期。
同心协力 多学科协作查“元凶”
尽管影像学高度提示恶性肿瘤,但未有病理学证据则无法最终确诊及制定治疗方案。8月17日,肿瘤科邀请甲乳外科进行会诊,评估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术的可行性。
当日上午,在详细向患者家属交代了穿刺可能存在的出血、感染、肿瘤种植转移等风险并取得家属同意后,该院甲乳外科王长华医疗团队在局麻+表面麻醉下为患者施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
术中,医生在超声实时监视下,精准将穿刺针送入肝右叶一大小约3×2厘米的低回声团块内,避开血管、胆管,成功获取3条组织送检病理。整个过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诉特殊不适。术后穿刺点加压包扎,安返病房。这一“毫米级”通道的精准穿刺,为明确肿瘤性质、来源及其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决定性的依据。
目前,吴先生已出院回家休养,择期进行后续治疗。由于患者病情涉及多个脏器,进展迅速,预后较差。后续将依托病理结果为其争取包括化疗、靶向、免疫在内的综合抗肿瘤治疗机会,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专家提醒 不痛肿块需高度警惕
王长华提醒,体表出现不明原因包块,特别是活动度差、质地硬、伴有疼痛或近期持续增大的肿块,需高度警惕肿瘤可能。很多癌症早期症状并不典型,甚至根本没有症状,如同“沉默的杀手”。等到出现疼痛、消瘦、多处不适时,往往已非早期。
他建议,健康防癌应重视身体信号,无论有无症状,只有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等手段才能早期发现。因此,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是发现早期疾病最重要关口,每年一次全面体检非常必要,尤其是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更应重视定期的全面体检。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