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香城都市报

感受千年文脉 书写家乡之美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16版:新教苑       上一篇    下一篇

  “门当是指门前的石鼓,文官用的书箱是长方形,印章也是长方形的,所以文官家的门当就是长方形。”“圣庙是纪念孔子的建筑,古代在官办学校、书院旁边修孔庙、拜孔子”……8月22日,“小小记录者”走进通山,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探索与写作实践之旅。活动通过人文讲解、博物馆研学、圣庙参观等多个环节,让青少年深度感知家乡的历史文脉与文化底蕴。

  “咸宁之美,既在山水,更在人心。”宣讲员周园媛以生动的讲述为活动拉开序幕。她从自然景观延伸到人文之美,深情讲述了通城“白车侠”杜志军闹市堵住冒烟车辆,见义勇为的善举;通山“凉茶奶奶”徐桂梅数十年如一日为路人提供免费凉茶的温情故事;以及中学生程戴威徒步一小时送还失主手机的诚信之举。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让孩子们看到了家乡最动人的风景。

  针对写作技巧,周园媛引导小记录者们学习感官观察法和时间观察法,教授他们如何捕捉“小而美”的瞬间,如人物表情的一个眼神、举手投足的一个动作等,让写作内容更加生动鲜活。“巧用动词,注入情感,让静态的文字拥有灵动的生命力。”她鼓励孩子们用发现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世界,用真实的笔触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带着宣讲员的写作秘笈,“小小记录者”们第一站来到了通山县博物馆。

  博物馆的造型,瞬间将孩子们的思绪从城市的车水马龙带到了远古的文明。

  在参观古民居时,讲解员从通山历史出发,结合八字门楣进行逐一讲解,从门当户对的特点,带领大家领略千年官阶与民居文化。小小记录者认真倾听,一堂行走古代历史文化课引人入胜。

  讲解员以文官家居布置,结合木雕家具的介绍,让大家对近在咫尺的古代文明充满了敬意。

  随后,大家参观了民俗文化,展区里的风车、水车等传统劳动工具,以及独具特色的茶亭文化,展现了先人的智慧与生活哲学。大家被深厚的历史文化所震撼。造型精美的甬钟、远古的陶器等文物和历代钱币,让大家驻足良久,也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

  带着对家乡深厚文化底蕴的认知,“小小记录者们”来到了活动的最后一站——千年圣庙。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建筑,不仅是孔子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还承载着通山的红色革命记忆。在这里,孩子们认真学习儒家经典,了解圣庙在历史上的教化作用,聆听发生在这里的革命故事。

  “在这里重温孔子儒家经典,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通过红色文化学习,更让我看到了先烈们不屈不挠、英勇为国的品质。”学生徐智成表示,作为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优良品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全程参加活动的家长焦能文表示,跟着孩子一路参观学习,第一次知道在身边就有这么悠久的文化遗址,大为震撼。他表示,通过参观,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与家乡文化的连接,为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这对孩子们来说既是一次教育,也是一种激励。

  活动结束后,小记录者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经历为素材,用刚学到的写作技巧,记录下自己眼中的家乡之美,让更多人了解通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温暖的人文故事。

  这是由咸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共青团咸宁市委、咸宁市妇女联合会举办的“我眼中的美丽咸宁”主题征文系列活动之一,该活动通过“小小记录者”视角,推广2025年咸宁市青少年城市品牌。 在征文大赛中表现优秀的小小记录者分批走进各个县市区,观察记录城市变化和身边美好。通山县征文比赛的优秀学生代表,参加了这场由通山县文明办、通山县教育局、通山县文旅局联合香城都市报举办的线下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