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香城都市报

金秋助学贵在“精准滴灌”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03版:读咸宁       上一篇    下一篇

  金秋助学,年年如约而至,汇聚了全社会的善意。然而,善意如何发挥最大效能,关键在于“精准”二字。

  近来,通城县关刀镇黄丰村李敏成家庭的困境让人揪心,这个饱经重创的家庭,在丧子、患癌、负债的多重打击下,最忧心的莫过于15岁孙子与10岁孙女的学业中断风险。对于李敏成家庭而言,如若只是一次性的资金援助,犹如杯水车薪。但令人感动的是,驻村第一书记赵腾的及时上报、市委政法委退休干部郑卫平找准困境家庭的“核心诉求”,用一套“组合拳”为这个家庭注入可持续的希望。

  郑卫平携手公益组织送来23700元善款,让学业开支与家庭应急有了着落;个人承诺每年资助3000元直至两个孩子完成学业,用长期稳定的支持,给孩子和家庭吃下“定心丸”;帮助李敏成家庭申请各项政策补助,用“制度性兜底”减轻医疗与生活负担,从根本上缓解家庭压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关注到“物质之外的缺口”——辗转联系上孩子离异在外的母亲,用真诚促使其履行母亲责任,为孩子补上“母爱关怀”的心理短板。这种“既救急、又纾困,既管学业、又护心灵”的“精准滴灌”让金秋助学的温暖直抵困境核心。

  金秋助学,不仅要长期主义的坚守,解决“帮扶有没有”的问题,更要精准滴灌的帮扶,回答“帮扶到不到位”的问题。这需要政府部门、群团组织与公益团体协同发力,构建更具穿透力和可持续性的精准助学体系。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精准意味着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主动发现、主动预警,将“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确保各项助学、医疗、兜底保障政策精准覆盖每一个困难家庭。对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公益慈善组织,精准意味着要发挥扎根基层、触角灵敏的组织优势,既要当好“募资员”,更要当好“辅导员”,通过结对帮扶、定期家访等方式,对受助学生进行持续跟踪,既关注孩子的学业、生活及心理状态,也关注孩子的能力拓展、社会实践等发展性需求,提供全周期关怀。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希望的季节。金秋助学不必追求“大而全”,而应深耕“小而精”,不妨多花点时间走进困难家庭,多问一句“除了钱还需要什么”,多搭个桥对接政策资源,多留份心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当更多帮扶“精准滴灌”,对准困境的核心、贴合家庭的需求,那么金秋的暖意,不仅能让孩子们走进校园,更能支撑他们带着底气与勇气,在成长路上行稳致远,为一个家庭乃至社会播种下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