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浪 通讯员 李静 彭玲)留学在即,“钱袋子”安全怎么保障?8月8日,中国银行咸宁分行创新推出的“跨境支付便捷行,金融安全记在心”专题讲座,不仅现场系统解读外汇政策、传授支付安全技巧,更通过真实反诈互动环节,让观众零距离感受金融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吸引众多学子和家长前来“取经”。
讲座现场,该行金牌讲师化身“政策翻译官”,把复杂晦涩的个人外汇便利化政策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三要三不要”口诀:强调个人年度5万美元便利化额度使用中,必须确保信息申报要真实、材料要规范、用途要合规,同时严令禁止额度出借、境外购房、炒股等违规行为。
针对跨境支付场景,讲师现场演示了中行信用卡、多币种账户、线上汇款等跨境“神器”的安全操作规范,特别提醒公共WiFi支付风险、个人信息保护要点等实用技巧。
针对海外支付纠纷维权路径,讲师绘制出清晰的“银行客服-监管机构-调解中心”三级维权路线图,让大家安全感倍增。
活动高潮出现在反诈实战环节——工作人员当场识破伪装成听众的“优惠换汇”推销者,讲师随即剖析私下换汇可能引发的资金冻结、账户注销乃至刑事追责等严重后果。
这场即兴的“金融安全现形记”引发强烈反响,有家长感慨:“亲眼所见比任何宣传资料都震撼,这才是孩子出国前最该上的实战课!”
讲座最终在热烈的咨询互动中落下帷幕,与会家庭纷纷表示通过系统化、场景化的学习,对跨境资金安全管理建立了全面认知。中国银行咸宁分行表示,将持续创新投资者教育形式,为留学群体构筑更坚实的金融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