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个月,我市信贷投放净增187亿元
日期:08-18
本报讯(记者 徐浪 通讯员 杨钰)今年以来,咸宁市金融系统在人民银行咸宁市分行的有力推动下,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截至7月末,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2270亿元大关,达2272.9亿元,较年初净增187亿元,同比多增40亿元;存款规模同步攀升至2806.86亿元,较年初净增210亿元,同比多增28亿元。两项指标均保持11.42%的稳健增速,展现出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在强化信贷支持方面,金融机构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四两拨千斤"的撬动效应。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资源向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行业、建筑业等重点领域倾斜。截至目前,人民银行咸宁市分行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达32.07亿元,同比增长60.99%,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蔬菜产业、茶产业专用再贷款余额共计2.5亿元,带动支持蔬菜产业、茶产业贷款新增5.51亿元,服务菜农、茶农和相关中小企业1200余户。
在强化产品创新方面,金融机构因地制宜打造"再贷款+"特色服务矩阵。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咸宁市分行因地制宜创新推出"青砖茶产业链贷",让千年茶香飘得更远;首创"排污权质押贷",为绿色发展开辟新路径;开发"文旅产业链贷",助力山水咸宁绽放新魅力。这一系列特色产品犹如精准滴灌的金融活水,滋养着农业产业、绿色经济、科创企业等各个领域。
在强化减费让利方面,金融机构主动"割肉让利"显担当。人民银行咸宁市分行充分发挥再贷款成本优势,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再贷款资金,优化负债结构,根据市场情况主动下调涉农、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切实有效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截至目前,辖区金融机构运用再贷款资金发放的涉农、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降低0.42个百分点,为市场主体节约融资成本约9.24亿元,用真金白银的实惠诠释了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
下阶段,人民银行咸宁市分行将持续聚焦"5+5"现代化工业体系、"三重七特"农业产业体系和"4+4"优质高效服务业体系建设,以更大力度、更优服务支持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