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香城都市报

以医者仁心 托举生命之光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第08版:大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夏咸芳

  在咸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暖箱的微光昼夜不熄,监护仪的滴答声如同生命的脉搏。这里,是袁桂花主任坚守了十五年的人生阵地。她用精湛的医术、温暖的仁心和无悔的奉献,一次次托举起脆弱的新生命,点亮了无数家庭的希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生命守护者”的崇高使命。

  精研医术 从敬畏生命到勇担使命

  2009年,初入新生儿科的袁桂花,面对暖箱里幼小的生命,内心充满敬畏与忐忑。一次深夜抢救彻底点燃了她的职业信念:一名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命悬一线,她和团队争分夺秒进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当那声微弱的啼哭终于响起,汗水浸透白大褂的她,深深震撼于生命的顽强与珍贵。

  “生命的重量可以如此轻盈,却又如此珍贵。”这成为她毕生践行的箴言。为此,袁桂花潜心钻研,先后赴省妇幼、同济医院等顶尖机构进修,将呼吸机精细化管理、极低体重儿营养支持等前沿技术带回咸安。她追求技术的极致精准,更要求操作中饱含对生命的无限温柔。2024年一个暴雨如注的夏夜,刚下夜班的她接到紧急电话:一名高危产妇需立即剖宫产!道路积水齐腰,丈夫骑摩托车载她涉险前行。在交警“小心熄火”的叮嘱中,她争分夺秒冲进手术室。面对羊水重度污染、胎心骤降的危急状况,她临危不乱,迅速展开新生儿复苏:保暖、气管插管、启动呼吸机……在监护仪的警报声中,她全神贯注,终于将小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同事们说她“对着暖箱说话像哄自己的孩子”,她只是微笑:“那些轻声的鼓励,既是给宝宝的,也是给我自己的信念支撑。”

  仁心守护 创造生命奇迹抚慰心灵

  袁桂花的仁心,不仅体现在技术的高超,更闪耀在危难时刻对患者心灵的抚慰与坚持。2024年5月的一个凌晨,一对年轻夫妻面对胎龄仅29周、体重仅1.3公斤的早产儿,绝望地表示要放弃。袁桂花没有说教,而是轻轻握住宝妈的手,以母亲的身份共情:“我理解你们的恐惧。但请相信,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们也会付出100%的努力!”她展示手机里成功救治的早产儿照片,用真实的案例点燃家属心中的微光。

  在接下来的23个日夜里,她化身“信使”,每天向宝妈传递孩子的点滴进步:“今天撤掉呼吸机了!”“奶量加到15ml了!”……直到宝宝脱离氧气,她精心安排宝妈进行第一次袋鼠式护理。当母亲颤抖着将孩子拥入怀中,泪水滚落:“医生,是你们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袁桂花眼眶湿润,她知道,自己守护的不仅是一个幼小的生命,更是一个濒临破碎家庭的完整未来。

  引领团队 打造有温度的生命港湾

  作为科室带头人,袁桂花深知医疗不仅需要技术硬实力,更需要人文关怀的软实力。她带领这支以女性为主的团队,将细腻与温度融入诊疗的每一个环节:推广“鸟巢式护理”模拟子宫环境,为暖箱配备遮光罩保护早产儿娇嫩的眼睛,在前台张贴出院宝宝灿烂的笑脸照片,营造温暖积极的氛围。

  她不仅是技术上的导师,更是团队精神的支柱。年轻医生第一次独立值班紧张无措时,她悄然发去信息:“别怕,我在办公室,随时可以叫我。”这句朴实的“我在”,成为年轻医生心中最坚实的依靠。墙上一面写着“医术精湛暖人心”的锦旗,是患者家属最真挚的褒奖,也是袁桂花和她的团队最珍视的荣誉,它完美诠释了技术与温度并重的科室理念。

  无悔奉献 用大爱书写医者情怀

  常有人问袁桂花如何平衡繁重工作与家庭。其实,这答案就藏在她儿子的作文里:“妈妈的手机里很少有我的照片,全是穿纸尿裤的小宝宝。但我知道,那些宝宝也需要她的爱。”袁桂花说:“读到此处,我不禁潸然泪下,对家人的愧疚与对职业的深爱交织心头。”

  然而,她依然会在深夜的紧急呼叫中冲向医院,会为早产儿体重增加0.1kg而欣喜若狂,会因家属一句“幸好当初没放弃”而热泪盈眶。她的双手,既能精准操控复杂的医疗仪器,也能传递最温暖的希望与力量。正如她所言:“我们的使命,不仅是救治生命,更是托举起无数家庭的明天。”

  十五载春秋,初心如磐。在咸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袁桂花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每一个被暖箱温暖的小生命,每一对重展笑颜的父母,都是她医者仁心的生动注脚。她以精湛的医术为基,以无私的仁爱为魂,在守护生命的最前线,让生命之光在掌心温暖绽放,用无言的行动,托举着生命的希望与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