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香城都市报

赤壁“一张处方”改革带来六大就医新变化

日期:08-11
字号:
版面:第16版:今视点       上一篇    下一篇

▲导诊员指导患者网上挂号拿号 ▲聚焦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具“双处方” ▲导诊员指导患者扫就医码“一码通” ▲与清华大学长庚医院开展远程会诊

  ●记者 王奇峰 特约记者 但唐静

  ●通讯员 张美玲 孙芬

  近日,赤壁市举行紧密型医共体“一张处方”改革新闻发布会,全面展示紧密型医共体“一张处方”改革进展及成效。

  “一张处方”改革是通过“数字赋能+资源下沉”,打通医院、医保、药店间的信息壁垒,推进电子处方在22家医共体单位和143家医保药店自由流转与结算,通过统一处方就诊码、统一处方格式和标准化疾病诊断名称、统一床位资源管理、统一审方管理和规范诊疗流程,为患者构建“优质、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模式。

  据介绍,实施医共体“一张处方”改革7个月以来,赤壁市取得的主要进展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实行全市就医“一码通”,破解“办卡繁”,以湖北省电子健康卡为基础生成唯一就诊码,覆盖挂号、就诊、缴费、取药全流程,医共体医院就诊一码通用,可在任何医院调取检查报告、历史处方,减少重复问诊。

  二是全域处方流转,化解“续方难”。构建“医院与药店”“医院与医院”之间电子处方流转体系,目前,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包括村卫生室)均可开具电子流转处方,开方后可以到就近医保定点药店“刷脸取药”,符合条件的还能医保报销,2025年1—7月,累计流转处方6959张。

  三是实行灵活支付,告别“排长队”。目前,在赤壁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蒲纺医院等4家医院推行“诊间支付”,患者在诊室拿到处方后即可完成扫码支付与报销,实行后,医院窗口排队人数减少50%以上,患者平均缴费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3分钟。

  四是实行“检查互认+云胶片”,避免“多花钱”。目前,医共体内22家医疗机构已接入省、咸宁市检查结果互认平台,赤壁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等20家医疗机构上线“云胶片”平台。2024年以来,落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1.1万余人次,为群众节省费用超161万元;“云胶片”累计服务28万人次。

  五是实行“远程会诊+专家下沉”,缓解基层“看病难”。建成医学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及远程会诊四大资源共享中心,接入北上广专家资源;市直医院选派业务骨干驻点乡镇全覆盖。截至目前,远程平台出具心电报告2.4万份、影像报告4415份,开展远程会诊558次,数智化病理中心开展线上会诊1148例,诊断基层病理标本735例,基本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专家下沉、家里看病”。

  六是实行“医防融合双处方”,助力居民“少生病”。创新建立45类疾病生活方式处方库,推行“药物+生活方式”双处方模式,推动“治病”向“防病”延伸。

  从购药便利到基金安全全链条发力

  赤壁医保为“一张处方”改革保驾护航

  在紧密型医共体“一张处方”改革中,医保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赤壁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毕其安介绍,“一张处方”改革的核心在于数据的互联互通,医保部门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打通了医共体中所有医疗机构(含村卫生室)的信息系统,实现医疗机构信息系统通过医保处方流转平台与全市143家定点药店的无缝对接,确保医生开出的电子处方,瞬间即可通过平台安全传送到药店,患者到就近的药店“刷脸”就可以买到处方上的药。市民可以通过电子处方自主选择医保定点药店购药。

  目前,医保报销还支持“诊间支付”“床旁支付”以及“先诊疗后付费”等新型支付模式。同时增加了“一码付”功能,实现只用出示“医保码”即可自动关联“支付宝支付码”完成支付,通过不断优化升级,减少患者排队缴费时间,改善就医体验。

  为守护医保基金“安全线”,医保部门通过医保药品追溯码体系,为“一张处方”改革提供从药品匹配、基金监管到安全保障、协同服务的全链条支撑,实现处方与药品精准对接、提升医疗医保服务质效。同时,电子处方在平台内的每一次流转、修改、审核、调配、结算都将全程留痕,形成完整、不可篡改的“数据链”,确保所有处方用药行为追溯可查。

  赤壁市人民医院:

  “一张处方”改革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在紧密型医共体“一张处方”改革新闻发布会上,赤壁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祝敬华介绍了该院作为医共体牵头医院,在改革中落实的便民惠民举措。

  祝敬华表示,赤壁市人民医院通过智慧医疗项目,全面升级信息化系统,优化就医流程,破解排队难题。一是全面推行“诊间支付”,患者就诊后可在诊室直接扫码处方完成缴费,同步医保报销,平均缴费时间缩短至3分钟。二是试点“床旁结算”,患者出院时在本病区护士站即可完成结算、医保报销全流程,平均结算时间缩短至5分钟。三是上线自动发药和试点“先诊疗后付费”,通过全自动发药机实现药品精准分拣,快速发药。

  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方面,赤壁市人民医院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342项检查结果与省内三级医疗机构互认,143项检查结果与赤壁市基层医院实现全域互认,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为群众节省费用约40万元。实行药品精细化管理和提供拆零服务,实施以来已为3000余人次拆零药品4.2万余片。推行云胶片服务,患者检查完成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云胶片”,可通过手机随时查阅、远程调阅,平均每天上传180人次;同时支持跨院共享,为远程会诊提供便利,进一步减少重复检查。

  在资源下沉深化便民服务方面,通过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基层检查、县级诊断”:根据分级诊疗原则实行轻症下转,对无需住院的患者,医生可直接将处方下转至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在总院治疗第一天之后,可以凭就诊码到居住地乡镇卫生院进行续药治疗;开设2间便民门诊,专门接待慢性病人,免费开具流转处方;实行志愿者节点导诊,在关键节点设置志愿服务岗,提供全程导诊,累计服务超8万人次,帮助患者快速衔接就医环节,显著提升就医体验。

  “一张处方”改革让基层就医更省心

  诊疗能力再提升

  在紧密型医共体“一张处方”改革新闻发布会上,赵李桥镇卫生院院长余碧野分享了改革为基层卫生院和群众带来的变化和便利。

  余碧野表示,通过建设区域远程中心(心电、影像、病理、会诊)和“健康180指挥中心”,基层卫生院可直接共享上级医院资源,诊断能力明显提升。2025年1—6月,区域远程中心已为赵李桥镇卫生院出具报告约1400份,赤壁市人民医院远程会诊10次,三甲医院远程会诊2人次,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患者在乡镇卫生院通过远程会诊也可看到“专家号”。

  通过处方全域流转,基层可直接沿用上级医院处方,患者在市医院确诊后,回乡镇卫生院可直接续用原处方,解决上下级医院治疗方案脱节的问题。实施远程审方,卫生院常见病处方合格率提升至90.3%,基本药物占比稳定在82.8%以上,避免“大处方”“不合理用药”,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通过“药物+生活方式”双处方模式和医疗公卫系统互联互通,基层卫生院从“单纯治病”转向“全程健康管理”。慢病患者在基层就诊时,不仅能拿到药物处方,还能获得个性化健康指导;慢病患者的服药品规通过随访信息同步至药房后,卫生院药房就会配齐所需药品,解决患者因为乡镇药品配备不齐而专门跑城区购药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