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张旭东)8月4日,咸安区3.5万亩再生稻头季迎来集中成熟期,各地田间地头进入抢收阶段。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调集机械与人力全力收割,为再生季的生长打好基础,田间一派繁忙丰收景象。
在双溪桥镇新民合作社的稻田里,数台收割机正穿梭作业,金色稻浪中传来阵阵轰鸣。该合作社今年种植的3600亩再生稻已进入收割旺季,负责人张治国介绍:“目前已收割300多亩,头季亩产预计达1100至1200斤。收割后将立刻进行灌水施肥,为第二季稳产高产做好准备。”
据了解,再生稻凭借稻桩再生新穗的特性,具有省种省工、增产增效的显著优势。今年咸安区再生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经过前期精细化管理,头季稻普遍成熟。为实现“头季高产、再生季稳产”目标,区农业部门已启动抢收保障与再生季管理等全方位保障措施。
“我们正组织机械力量加快抢收进度,确保颗粒归仓。后续将派遣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指导农户做好收割后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再生季丰产丰收夯实基础。”咸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