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赤壁市举行“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赤壁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及高效化解矛盾纠纷运行情况。
赤壁市综治中心位于政务服务中心三、四楼,已高标准建成“一核统筹”(综治中心)、“六端互通”(信访接待中心、人民调解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安情报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实战化运行平台,构建起矛盾纠纷“汇集、研判、交办、督办、办结、评价”的完整闭环。
赤壁市综治中心线上依托智慧城市大脑搭建“有呼壁应”矛盾纠纷化解一件事服务平台,建立了统一的矛盾纠纷数据库,与全市相关单位及乡镇(街道)实现数据对接;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汇集的矛盾纠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趋势预测;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类型、行业、属地等要素,结合预设规则,智能分流转办至相应责任单位或线下功能区域,大幅提升流转效率。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汇聚全市广大群众各类诉求信息45110件,并得到充分回应。线下则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六端”深度融合互通,群众无论从哪个端口反映,都能在综治中心内部实现高效流转、无缝衔接和及时回复;入驻的法官、检察官、警官、法律咨询专家、调解员、仲裁员、律师、心理咨询师和职能部门组建“一站式”服务团队,针对复杂矛盾,实行多元联合会商、联合调处、联合行动;中心统一受理群众诉求,根据性质组织开展“全流程”服务,并跟踪督办直至“全周期”闭环解决。
赤壁市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高效化服务为着力点,持续优化综治中心服务平台功能,拓展数据应用场景,提升智能化预警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推动更多治理资源向中心聚集,深化“六端”协同机制,提升复杂矛盾攻坚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窗口人员专业素养,让群众在综治中心感受到更便捷、更高效、更温暖的解纷服务。
法律援助+人民调解联动发力 矛盾纠纷化解见成效
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进驻市综治中心后,这两项业务如何与综治中心无缝对接开展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赤壁市司法局局长刘勇明介绍,赤壁市法律援助中心整体进驻市综治中心,引进律师事务所,由专业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在工作流程上,实现法律援助业务与综治、维稳、信访业务无缝对接。当群众来到综治中心反映矛盾纠纷或寻求法律帮助时,工作人员会依据群众诉求进行分类指引,迅速引导至法律援助窗口,由专业法律从业人员提供咨询、受理申请等服务。法律援助人员与综治中心形成“接待—引导—受理—处置—反馈”无缝衔接,真正让群众实现“进一扇门、找一个窗口、解一个难题”。今年,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6件,解答法律咨询932人次。
为切实发挥调解工作在预防化解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赤壁市司法行政系统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一是组织赤壁市调解中心整体入驻综治中心,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入驻综治中心,为市级综治中心配备专职调解员18人,今年15个专业行业调委会受理矛盾纠纷905件,调处成功843件;二是健全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14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185个,建立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5个,打造“魏建国调解工作室”“王婆婆调解工作室”“赤壁睿慈支援服务队调解工作室”等群众家门口的品牌调解室3个,实现基层调解组织全覆盖;三是与公安、法院、信访、检察院等部门分别出台意见,建立“公调对接”“诉调对接”“访调对接”“检调对接”等工作机制,指导基层调解组织,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针对涉法涉诉、土地征用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排查调处活动。
“有呼壁应”平台高效运行 确保群众呼声必有回应
“有呼壁应”是赤壁市以解决群众诉求为目标,依托原有社会治理服务体系,整合多种社会资源,提供政务便民服务的线上平台。当前该平台运行情况如何?
赤壁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张少辉介绍,市民可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有呼壁应”,点击即可进入,通过点击手机号码快捷登录,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功能模块,进入“我要报事”模块,选择事件类型、填写地址、描述事件内容即可完成急难愁盼事件上报。
平台将分类处理群众诉求,普通事件立收立发,针对无人认领事件,采取现场核查后派单,推动事件高效处置,确保群众呼声必有回应;加强重点单位之间沟通协调,整合基层治理资源,推动疑难事件联动处理,及时回应解决群众诉求,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采取电话督导、上门督办等方式,督促责任单位提高处置效率,定期通报各单位事件办结率,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
截至2025年7月,“有呼壁应”平台累计发布各类新闻资讯2345条,解答快速问答专区提问55条。平台访问总次数超过103359次,访问人数超过17662人,注册人数突破22087人。采集群众诉求需求7220件,办结7102件,办结率为98.37%。累计完成通报72期。
赤壁市信访接待中心“一站式”调处化解矛盾纠纷
当前,赤壁市信访接待中心已搬迁至综治中心。8月6日,在赤壁市“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新闻发布会上,赤壁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市信访局局长言娟介绍了信访接待中心发生的新变化。
赤壁市信访接待中心位于赤壁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西区,当前常驻单位有住建、自规、人社、公安、法院和城管部门,轮驻单位有农业农村、退役军人、民政、交通、科信、卫健、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群众向信访局工作人员简述诉求后,再由工作人员引导至入驻单位直接反映相关问题,大幅提升办理质效。
在发挥职能作用方面,言娟表示,一是信访接待窗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法律援助、心理服务、网格化管理等职能区域相邻、整合设置,群众反映的问题无需在多部门间奔波,可在中心实现“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二是建立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机制,对涉及多领域、跨部门的群众诉求,信访局即时推送至综治中心内相关入驻单位,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对重大复杂疑难信访问题,由综治中心统筹协调,组织相关单位联合接访、联合会商、联合调处,形成化解合力。三是推行“首接负责制”,即在信访工作中,首次接待信访人并首次办理其信访事项的单位或个人,应承担起对该信访事项全程负责、跟踪办理直至办结,优化内部流转程序,压缩办理时限;通过“一站式”平台,减少了群众多头反映、重复提交材料的负担,显著提高信访事项的办理效率和一次性化解率,努力将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四是群众在反映信访诉求的同时,可以便捷地获得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配套服务,形成“信访+调解+法律服务+心理服务+帮扶救助”综合服务链,更全面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