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凡隽林 方斯可) 在通城县石南镇花亭村,村民杨美静三十年如一日照顾公婆的故事,成为当地口口相传的佳话。她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将“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吹进家家户户。
嫁到花亭村的30多年里,杨美静把“好好待老人”揉进了日子的琐碎里。每天清晨,杨美静都会准时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婆婆准备药物,精心烹制适合老人口味的饭菜。面对卧床的公公,她定下家规:洗脚水先端给老人,好菜先夹给老人。三十年如一日,她坚持为老人喂饭擦身、换洗衣被,让两位老人始终保持清爽舒适。
“谁都有老的时候,公婆养大儿子不容易,活着时多尽心,才是真孝顺。”杨美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她的孝道观。在她的影响下,花亭村的孝老爱亲蔚然成风。如今村民们谈论的不再是身后事的排场,而是如何让老人活得更舒心。
从一个人到一个村,杨美静用三十年的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孝顺不在排场,而在日常;不在身后,而在生前。正如她常说的:“老人笑了,日子才真的有滋味。”这份朴实无华的孝心,正在花亭村绽放出最动人的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