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熊大平 通讯员 袁震)8月3日,咸宁市“校长班主任双培养计划”(简称“双培养”计划)第二期培训圆满结束,此次培训历时8天,内容涵盖班主任育人理念、数字教育培训、专家教育教学管理分享、名师育人交流、心理安全教育探索,实地研习、主题研讨等,全市440名校长、班主任和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了培训,72名高中校长集中参加了部分主题培训。
7月27日,简短的开班仪式之后 ,上海名校长、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周彬教授作了题为《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出路》的主题报告,围绕多个方面探讨教育发展相关问题。不仅为贯彻教育理念和落实教学实践提供了新思路,还让学员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反思学校的管理行为,引发了大家对于打造优质学校的更深入思考。
随后的培训日程中,主题讲座涵盖面广,如《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新形态》的讲座,突出课程破界、教师赋能、评价变革三大革新;全国优秀辅导教师、荆楚教育名家梁艳玲作《我的教育幸福密码》分享,用“爱与专业”阐释教育者职业幸福感;全国优秀教师谭惠英结合30年班主任经验,分享了助力学生成长的做法,提出“教育是给每颗星星自定义发光坐标”;全国模范教师雷凯红开展《班级管理难点问题及解决——案例分析》的培训,提出“四有”解惑密码,并结合案例分享实操方法,现场互动热烈;荆楚教育名家卓越班主任饶红云以《教育就是点亮人生的光》的主题,分享了点亮学生、与家长沟通的实践路径,为构建家校协同育人体系提供思路。此外,主办方还就心理健康、家校共育等方面开展了专业的培训。
理论学习是思想的浸润,联系理论的实践更是指导大家学习吸收的重要途径。在培训期间,主办方组织参与活动的校长、教师走进重点学校,参观交流、观摩说课、了解教师成长密码以及高中阶段精细化管理的办学质量跃升。
最后一天的主题研讨围绕“我的跟岗收获”与“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考”展开。期间,班主任们在跟岗中从班级管理多维度积累经验,引发对“做有温度的班主任”的思考;小组讨论中,大家分享收获与困惑,涉及家校合作、学生发展等内容,实现经验互补。此次研修是自我提升的“修行”,涵盖修心、修行、修能,助力班主任拓展专业边界。
此次活动,是我市开展“校长班主任双培养计划”三年周期的培训活动之一。暑假期间是教育系统的培训季,我市“国培”“省培”项目有20个共2000多人接受培训,市县教师各类培训人数达到2万余名。自去年启动“双培养”计划以来,每年组织培训对象参加多种培训、学习、研讨,对校长和班主任的专业素养进行全面提升,学员返校后,都要带领至少5人组建“名师工作室”或“学习共同体”,实现培训成果转化,旨在通过培训,为咸宁培养出数以百计的优秀校长、数以千计的优秀班主任和数以万计的优秀青年教师,为实现咸宁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