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香城都市报

“芳丫头”的日记本写满510户牵挂

日期:08-04
字号:
版面:第07版:城事汇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咸安区永安街道凤凰社区,有这样一位网格管家:她日行万步,手机24小时开机,居民家的大事小情她都了如指掌。她是独居老人的“临时女儿”,是邻里纠纷的“灭火员”,更是510户居民最信赖的“自家人”——她就是被居民亲切称为“芳丫头”的社区工作者镇芳。

  一本民情日记

  写满510户家长里短

  清晨7点,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凤凰社区时,镇芳已经开始了她的“早巡”。手持磨得发亮的民情日记本,她熟门熟路地穿行在第一二网格的楼栋之间。

  “芳丫头来啦!”桥头路散户区的刘大爷隔着窗户招呼。镇芳管辖的第一二网格有着510户居民,且都是典型的“三多”小区——矛盾多、流动人口多、老年人口多。为了全面掌握网格情况,她一入职便开启了“地毯式”走访。

  经过十年的摸索,镇芳已经对网格内的情况了如指掌。翻开她的民情日记,密密麻麻记录着特殊标记:“5栋301张婆婆高血压药每周三需代买”“7栋202李师傅家漏水待协调”“小广场路灯第3盏接触不良”……这些厚厚的笔记,被她分门别类做成电子档案,连社区民警都感叹:"找镇芳查资料比系统还快!"

  一套调解功夫

  巧解邻里油烟纠纷

  “芳丫头,你快来看看!”今年6月的一天,镇芳接到居民王奶奶带着哭腔的电话。原来,邻里油烟纠纷再次爆发——隔壁邻居陈阿姨家的烟囱正对王奶奶家窗户,每到做饭时,油烟会飘进王奶奶家,甚至将王奶奶晾晒的衣物熏染上油烟味。

  镇芳没有急于调解,而是先做了三件事:连续三天在不同时段到王奶奶家“闻油烟”;走访环保部门了解排放标准;查阅相关资料确认油烟问题。

  第五次上门时,她带着解决方案:向陈阿姨展示自己连续三天调查的油烟问题民情日记,表述自己作为第三人的看法,同时讲解相关规定,邀请陈阿姨到王奶奶家感受油烟困扰。最终,陈阿姨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表示愿意配合整改。镇芳又帮忙联系工人,为陈阿姨家的烟囱加长管道,改变排烟方向。

  问题解决后,王奶奶专门找到镇芳,对她表示感谢:“芳丫头,要不是你帮忙,我们两家还不知道要闹成啥样,太感谢你了!” 而陈阿姨也对镇芳的耐心调解竖起了大拇指,原本紧张的邻里关系重归和谐。

  一项特殊服务

  留存老人“药盒照片”

  在镇芳的手机相册里,有一个“药盒照片”,里面的每张照片上面都有标注:“谢奶奶,倍他乐克早半片”“周爷爷,胰岛素冷藏层”……这是她为网格里独居老人建立的“应急药库”。

  今年上半年,辖区有位84岁的谢奶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一次,谢奶奶家中的常用药吃完了,子女又都在外地工作,无法及时帮忙买药。正发愁时,谢奶奶想到了镇芳,便拨通了她的电话。镇芳接到电话后,一边安慰谢奶奶不要着急,一边详细询问所需药品的名称和数量。最终她跑了多家药店,才将谢奶奶需要的5种药品买齐。

  这件事让她萌生了建立“药盒照片”的想法,将辖区独居老人所需的药盒拍照记录留存。当老人需要买药时,她只要翻看手机相册就能快速找到老人所需药品。

  当被问及工作感悟时,镇芳展示手机里的天气预报:“我的工作就像气象员,得学会‘察言观色’。老人眉头一皱可能是遇到难事,商户叹气或许需要政策咨询。”

  如今,镇芳网格内502户居民中已有23人主动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在这个没有惊天动地故事的岗位上,镇芳用十年如一日的“绣花功夫”,织就了基层治理最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