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香城都市报

机制创新让民生诉求“事事有回音”

日期:08-04
字号:
版面:第04版:今日咸安       上一篇    下一篇

  “真没想到打个电话,半个月就把欠薪追回来了!”拿着被拖欠已久的工资,咸安区市民王先生难掩激动。这背后,是咸安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通过“分级处置+协同增效+科技赋能”新机制,让群众诉求从“有回应”向“快解决、好解决”转变的生动实践。

  ■分级统筹破解“踢皮球”难题

  过去举报小区外占道经营,常因执法权责划分不清引发部门推诿——这是咸安区曾存的典型困境。彼时,市区执法权责交叉、机构改革后职能衔接不畅,不仅城管领域的“路段管辖模糊”,市场监管领域也面临“跨区监管真空”等问题。市区两级分级处置制度,明确市直部门负责政策制定与跨区协调,区直部门专注属地管理和具体处置,实现了权责清晰的“无缝衔接”。自该制度实施以来,跨层级问题纠纷同比下降95%,彻底告别了“多头管理”的窘境。

  在分类管理上,《工单部门职责一览表》将诉求细分为22个类型,“基层吹号、部门报到”的响应模式让处理更精准。依托涵盖5000余条政策信息的知识库支撑,工单派单精准度,按时办结率始终保持100%。针对高频疑难工单,联席会议和“AB角”协同机制发挥奇效,2024年通过线上沟通解决9529件,联席会化解156件复杂诉求,争议退单量锐减70%。

  ■多元联办构建服务闭环

  “两次协调未果的事,没想到区长亲自督办。”去年,25件久拖未决的“硬骨头”通过《区长专报》得到彻底解决。咸安区创新推出的“区长专办+局长督办+部门联办”机制,为不同类型诉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涉企服务更是按下“加速键”:企业诉求4小时内签收、24小时上门核查的“局长督办”机制,让处理周期缩短22%,重复投诉率下降30%,满意度升至92%。面对跨部门难题,热线中心牵头的“联合专班”取代了传统牵头模式,推动跨部门、跨乡镇协作纠纷分别减少50%和10%,问题解决周期平均缩短25%。

  ■科技赋能实现“未诉先办”

  今年春节用水投诉降20%、强降雨车辆泡水事故减30%——这组数据背后,是人工智能的“预警魔力”。咸安区接入DeepSeek大模型,构建群众诉求预测系统,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社会热点,提前向相关部门发出预警,推动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作为”。

  与此同时,热线与“咸安微家园”等平台的打通,实现了诉求“多向接办、多向反馈”。“黄橙红”三色预警系统全程盯办,对超时工单实时提醒,确保4万余件诉求办理时长缩短25%,签收、受理、办结率全部100%。

  从“坐等诉求”到“主动服务”,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共治”,咸安区12345热线用机制创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政务服务的温度直抵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