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电信:出租、出借、倒卖电话卡,看似“赚快钱”,实则“踩红线”
日期:07-30
很多人觉得“电话卡闲着也是闲着,借出去、卖了能换点钱,出了事也找不到我”,但事实绝非如此。根据我国法律和相关规定,出租、出借、倒卖电话卡,轻则影响个人信用,重则涉嫌违法犯罪。
1.法律红线不可碰,刑事责任找上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通讯工具(包括电话卡),情节严重的,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论处,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即使你声称“不知道对方用来犯罪”,但如果存在“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出售电话卡”“多次出售给陌生人”等情况,司法机关可认定你具有“明知”的故意。
咸宁警方2024年就查处了12起帮信案件,涉案人员中最小的仅17岁,因出售3张电话卡获利500元,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留下终身案底,影响参军、考公、就业。
2.“断卡”名单限制多,生活处处受影响
为打击“两卡”(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国家建立了“断卡”黑名单制度。一旦你的电话卡被用于诈骗,即使未构成犯罪,也可能被列入名单。被列入“断卡”名单后:
5年内不得办理新的电话卡、银行卡;
现有电话卡可能被限制通话、上网功能,影响日常通讯;
银行账户可能被冻结,无法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工具,连交水电费、买菜都成问题。
3.个人信息遭泄露,次生危害无穷尽
电话卡绑定了身份证、银行卡、社交账号等重要信息,一旦流入不法分子手中,可能被用于注册虚假账号、申请贷款、甚至冒用身份从事其他违法活动。去年咸宁就有市民因出售电话卡,被他人冒用身份注册网贷,导致自己背上5万元债务,维权耗时近一年才解决。
(供稿:咸宁电信反诈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