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香城都市报

中西医结合守护“心”希望

日期:07-29
字号:
版面:第09版:健康咸宁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叶子 通讯员 陈琳 王芳)近日,市中医医院心病科手术室传来好消息,一名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在医护团队的协作下,成功植入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心率恢复正常,胸闷、头晕等症状明显缓解。这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该院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实现“零的突破”,为中西医结合守护心脏健康打开了新局面。

  74岁的朱大爷是这次手术的受益者。近半年来,他被反复出现的头晕、乏力困扰,稍微活动一下就觉得体力不支,甚至有过几次突然眼前发黑的情况。到市中医医院检查后,结果显示他的心率最低时仅35次/分,被确诊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这种疾病十分凶险,患者随时可能面临心跳骤停的风险,而安装心脏起搏器是目前挽救生命最有效的办法。

  得知需要手术,朱大爷和家人心里打起了鼓,既担心手术风险,又对治疗效果没底。针对他们的顾虑,该院心病科团队拿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案:术前,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朱大爷开具益气养心的方剂,调理体质、改善心功能储备,让身体更适合手术;同时,联合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反复研究手术细节,从穿刺路径的选择到电极的精准定位,每一步都进行了细致推演,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手术当天,在DSA设备的精准引导下,主刀医师沉稳操作,仅用40分钟就顺利完成了静脉穿刺、电极植入、起搏器调试等关键步骤,全程出血量不足5毫升。术后,科室又采用中药外敷、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帮助朱大爷加快伤口愈合,减轻术后不适。

  “以前总觉得中医医院擅长开中药,真没想到能做这么精细的手术!现在胸口不闷了,走路也有力气了,真是太感谢了!”康复出院时,朱大爷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连连表达感激。

  “此次首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成功,是我院心病科在传承中医精髓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现代医学技术的成果。”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医院将继续探索“西医救命、中医固本”的中西医结合模式,为更多心脏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精准的诊疗服务,用专业与温度守护每一次心跳。

  相关链接 科普小课堂

  哪些人适合植入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主要是症状型心动过缓。这种病症指心率过慢引发心输出量不足,导致重要器官和组织供血不足,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具体包括脑供血不足引发的表现,如晕厥、近似晕厥、黑蒙;以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疲乏感、体力活动耐量降低和频发室性早搏。

  心脏起搏器具体适应症有哪些?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一过性晕厥发作及/或近似晕厥发作、黑曚、头晕、活动耐量降低以及心功能不全者。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严重心动过缓,且因心动过缓引发显著症状及活动能力受限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表现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或窦性停搏)伴发晕厥、近似晕厥、头晕、重度疲乏无力及/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症状,且上述症状明确与心动过缓相关。

  虽无临床症状,但静息心率低于40次/分或心搏间歇超过3.0秒者。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完全性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在心动过速终止时出现心室停搏超过3.0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