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市民反映,在办理转账、缴费等业务时遇到了账户功能受限的情况,给资金周转带来了不便。
记者采访了解到,多家银行加强了对个人银行账户的管理力度,目的是通过更严格的账户管理措施保障客户资金安全。消费者如存在账户被管控的情况,可及时与开户银行联系,了解原因并积极配合处理。
◆调低转账额度保护资金安全
近期,多位市民反映,银行卡转账额度大幅下调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给朋友转账没成功才知道,去年的日限额5万元变成5000元了,实在太低了。”市民王先生介绍,他的朋友向他借2万元资金应急,他准备转账时却发现转账限额被降低,最后弄得他很是尴尬。
和王先生有同样困扰的市民不在少数,市民刘女士也认为,虽然不经常转账,但日限额5000元太低,一旦需要使用卡内资金,根本不够。
记者从我市多家银行了解到,银行会根据客户卡内资产对客户进行分类,如果银行卡中日均余额低于某一指标,银行卡的非柜面转账限额就会有相应的变化,卡内额度相对较少,那么该卡片非柜面交易限额的最高限额也相对较少。另外,新办卡、跨省办卡的客户往往会被银行认定为风险等级相对较高的客户,因此这类客户新办的银行卡非柜面转账额度普遍较低,最低的日转账仅500元。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设置的单日或单笔转账上限,以及部署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看似严格,实则为消费者的资金安全筑起了第一道防线,在实际案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大姐遭遇"冒充客服"诈骗时,正是由于5万元日转账限额的设定,成功阻断了骗子企图转走的20万元资金。银行实时监测系统在发现异常交易后立即介入,最终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
◆信息不完善导致账户功能受限
近日,吴女士从理财产品赎回2万元准备缴纳保费时,发现账户被限制交易。经查询得知,其银行卡开户时的身份证件已过期,加之账户半年无交易记录,导致非柜面业务被暂停。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高先生身上。高先生表示,近期他的手机多次收到银行发来的提示短信,告知他10年前办理的银行卡因证件过期即将被限制功能。为了不影响银行卡正常使用,他打算抓紧时间去银行更新信息。
记者从我市多家银行了解到,今年以来,各银行陆续对个人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开展核实工作,如果持卡人的身份信息提供不完整、信息过期未更新,或使用他人电话号码进行银行卡申领等,银行可能限制该账户功能。
对于广大持卡人而言,及时更新身份证件信息、保持账户合理使用频率、仔细阅读银行通知公告,并按要求配合完成身份核实等操作,都是有效规避用卡障碍的关键应对策略。银行客服热线、手机银行APP等渠道均可提供详细的政策咨询和业务办理指导。
◆异常交易会触发风控措施
“我们银行成功拦截过一起典型风险交易,也正是因为我们对客户资金安全的密切关注,才避免了客户的损失。”记者采访时,我市一银行风险防控部门负责人成就感满满地介绍。
事情回到今年初,市民李某长期未使用的账户突然在异地发生5.2万元奢侈品消费。银行智能风控系统通过比对历史交易模式,立即触发预警机制,在交易确认界面强制要求二次验证。经核实,该笔交易确属盗刷行为,银行通过快速响应避免了客户资金损失。
银行业内人士介绍,当银行监测到账户存在异常交易,如短期内出现大量资金的集中转出、频繁的异地大额交易等情况,为了保障客户资金安全,防止资金进一步损失,会立即暂停该账户的所有交易活动。
这种冻结是临时性的,一般需要客户联系银行,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过银行审核确认账户安全后,才会解除冻结。另外,当发现账户异常时,银行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客户,要求客户提供额外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如身份证号码、预留手机号码的验证码、交易密码等。这是为了确认账户的实际使用者是否为账户所有人,防止账户被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