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区在架空层举办五四读书活动。 |
 | 架空层改造后,居民在此接受义诊服务。 |
 | 架空层改造后,居民在健身房骑动感单车。 |
“以前这里堆满杂物,又乱又不安全,现在成了我们每天必来的‘打卡地’!”家住江夏区纸坊街道河头社区鸿发世纪城小区的居民叶先江,指着焕然一新的架空层活动空间高兴地说。近日,这个曾经被废弃的架空层,创新构建“社区引领+物业公司负责+业委会监督”三方联动治理体系,探索出一条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推动基层治理从办实事、解难题走向“强善治”的新阶段。废弃架空层经过改造,成为集休闲、健身、文化于一体的“惠民空间”,赢得居民纷纷点赞。
鸿发世纪城小区建于2010年,常住居民8000余人。多年来,多个架空层逐渐沦为杂物堆放、电动车无序停放之地,环境脏乱还存在消防隐患。“大家都盼望能有个像样的活动场所,尤其是带孩子玩耍及和老邻居聊天的空间。”业委会主任杨雄表示。
然而,单靠物业无力承担改造管理,居民自发行动又难以协调。转变,源自河头社区以党建引领推出的“三方联动”机制——社区引领、物业负责、业委会监督,握指成拳、合力推进。
“改造怎么改,居民说了算。”社区党委书记郑桂芳介绍,通过建立议事会协商机制,形成“五步议事法”,设置议题征集、方案论证、民主票决、项目公示、执行监督全流程,广泛征集居民意见,搭建起多方参与的协商平台。
深华物业武汉分公司负责具体执行和清运施工,杨雄和热心业主叶先江、付主强组成“志愿监督队”,全程参与设计讨论和工程监督。“我们从一开始就参与方案投票,现在每天都能看到变化,特别有成就感。”付主强笑着说。
如今,走进架空层改造的“惠民空间”,随处可见欢声笑语:老人围坐下棋聊天,儿童在安全区域玩耍,健身区则有年轻人运动的身影……空间设计兼顾全龄需求,还包括了文化活动与健康养身等功能。
“以前总愁带孩子没地方去,现在好了,邻里关系都更亲近了。”年轻妈妈张慧感慨地说。
改造过程中,社区也通过“银发调解队”等方式耐心沟通低层住户疑虑,优化设计减少扰民。整个过程不仅改善了环境,更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没想到老旧小区也能变得这么美!”叶先江说,“现在大家都特别珍惜这个空间,自觉维护卫生、参与管理,这才是咱们自个儿的家。”
河头社区通过“三方联动”机制,不仅激活了闲置资源,更探索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路,成为武汉基层治理创新的一个生动缩影。
◎ 社区居民说
业委会副主任李春生:作为业委会的一员,我亲眼见证了架空层从杂乱无章到焕然一新的全过程。通过“三方联动”机制,我们居民真正参与了改造的全过程——从方案讨论到施工监督,大家都成了“主人翁”。现在看到老人们下棋、孩子们玩耍、年轻人健身,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我觉得这一切的努力都值得。这是我们居民自己的空间,我们更要一起爱护它、用好它!
宝妈韩丽丽:以前带孩子真是个大难题,小区里没有合适的活动场地,孩子玩得不尽兴,我们家长也操心。现在这个“惠民空间”成了我们每天的“打卡地”,孩子有地方安全玩耍,我也能和邻居们聊聊天、放松心情。空间设计得很贴心,兼顾了大人和孩子的需求,连我们年轻家长也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社区真的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
下沉党员李亦严:我从改造一开始就参与了志愿监督,每天看着这里一点点变样,心里特别有成就感。以前大家都抱怨小区设施老旧、活动空间少,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了健身区、文化角、休闲区,真正实现了全龄友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改造,邻里之间的沟通多了,关系也更亲近了。现在大家都自觉维护环境,这才是我们理想中的社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