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区网络直播间,网格员变身“网红格格”,播报社区治理新变化。 喻志勇 摄 |
 | 一站式便民服务,为居民维修小家电。 社区供图 |
 | 社区的户外工作者驿站,一位外卖小哥一边给手机充电一边喝饮料休息。 喻志勇 摄 |
老街如何解决辖区户外劳动者“吃饭时间紧、用餐成本高”等高频难题?老街坊如何共享商圈活力,让心与心更贴近?近日,在长江新区阳逻街道周冲社区,通过多方联动打造多元友好商圈,问需于“新”,激发“智”理人活力。两个多月来,社区携手老街商圈商户,聚焦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以及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通过商圈融合、多元互动等方式,用心构建友好商圈服务生态。
联动辖区商圈,打造暖阵地。在常青麦香园阳逻摩尔城店、周边便利店、快餐店等,让户外劳动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就餐优惠。这里不仅提供免费Wi-Fi、24小时茶水、休息空间及便捷、免费充电服务,部分商户还贴心设置微波炉,方便户外工作者热饭,不断拓展更多便利、贴心的服务内容。
“90后”快递配送员杨森腼腆地说:“老家和阳逻街道隔河相望,参加社区活动挺多的,这里端午节也有活动,有时电动自行车没电了就过去社区驿站充电,顺便喝奶茶,现在还有吃热干面送优惠活动。”
不少户外工作者也纷纷表示,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他们更愿意化身社区“智理人”,用实际行动回馈这份温暖,为社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仅是商圈餐饮商户联动,更多民营企业也加入友好互动。近期,部分食品生产与加工的品牌企业也联动发起“社区甜心伙伴计划”,每季度邀请10名需要帮助的青少年参与甜品制作培训,通过技能传授实现可持续帮扶。从生活物资供应到技能培训,从健康关怀到文化活动,共同打造有温度、有情怀、充满人文关怀的多元友好商圈。
周冲社区书记程凤兰介绍,通过智慧治理、多元参与模式,整合社区党员、居民、企业等,形成“制理—治理—智理”的生态闭环,推动制度创新与经验共享;建立“1+N”志愿者体系,激发群众自治活力;通过文化活动、民生服务、环境治理等,打造和谐宜居社区。
社区居民说
环卫工、居民叶彩虹:我们的工作时间很早,工作告一段落后常会去老街摩尔城一带过早。这里不少餐饮老店开了快十年,平时也为邻居们提供帮助,除了周末游客多,平时八成都是老邻居,现在商家可以用券,享实惠、很贴心。
居民赵汉生:我今年70岁,以前在新洲区化肥厂工作,生活、工作都在阳逻长江岸边。从肖家湾搬来这个社区六年多了,社区有活动,网格员第一时间都会通知大家,家门口就把事情都办好了。
通讯员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