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5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武汉晚报

武汉的地名说

日期:06-24
字号:
版面:第11版: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本厚重的书,而地名,便是其中最生动鲜活的文字。

    对于祖居武汉,又回归这里生活的我而言,那些熟悉的地名——汉口的江汉路、六渡桥、花楼街,汉阳的升官渡、墨水湖,武昌的中华路、户部巷等,如同记忆的钥匙,轻轻转动,便能打开时光深处的温暖与眷恋,每一个音节都裹挟着亲切,浸润着岁月的深情。

    地名的出现与发展,有着深远悠长的历史脉络。就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姓名,姓、辈、名构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标识。姓氏是家族传承的符号,代表着血脉的延续;辈分用字彰显着家族中的长幼秩序;而名字则突出个体的独特性,是每个人留在世间的鲜明印记。

    由此推想,人的姓名或许早于地名产生,当人类开始以家族、部落的形式聚居,姓名便成为区分彼此的必要标识,而后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生活需求的增加,地名才应运而生。

    地名的诞生,源于人们出行、劳动和日常生活的切实需要。在广袤的大地上,当人们需要描述某个特定位置、约定相聚地点或是记录曾经的足迹时,地名给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地名的范畴可大可小。大到能囊括山河、沙漠、原野等壮丽景观,承载着天地的雄浑与广袤;小到可以精准指向一石一溪,诉说着细微处的独特故事。并且,地名绝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它蕴含着广博的地理知识,从地名中,我们能窥见当地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它更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承载着历史的变迁、民俗的传承以及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

    武汉,这座充满魅力与文化底蕴的城市,地名及其背后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就近代具有代表性的地名来说,不得不提武汉大学所在的珞珈山。珞珈山古名为落驾山,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曾在此地落驾,或许那时的楚庄王站在这片土地上,心怀壮志,谋划着楚国的宏图霸业。“落驾”二字,记录下了一代霸主的足迹,也为这座山赋予了厚重的历史色彩。

    20世纪20年代,筹建中的武汉大学开始考察新校址,选定了罗家山(又名落驾山、逻迦山)。闻一多出任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参与了大学的筹建、规划等工作。他以诗人的敏锐灵机一动,建议将“落驾山”改为“珞珈山”。“珞”指一种坚硬的玉石,“珈”是古代妇女佩戴的一种精美华贵的装饰品,闻一多用“珞珈”两个字来形容这座山的秀丽,富有风味。从此“珞珈山”这个富有诗意和文化气息的名字被沿用下来。

    还有华中师范大学的桂子山,当大学在此兴建,文化人以他们的智慧与情怀,将其更名为“桂子山”。如今,每到金秋时节,桂子山上丹桂飘香,满树金黄,香气四溢,“桂子山”这个名字,如今充满了诗意与希望,寓意着莘莘学子如同芬芳的桂花,在这里绽放光彩,收获知识与成长。

    城市的拓展,以现代命名的地名更是数不胜数。以科技产品光纤成名的光谷大道,就是如此。

    这些地名的演变,是历史的缩影,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人们对生活热爱与期许的体现。走在武汉的街头巷尾,呼唤着这些熟悉又美好的地名,便仿佛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灵魂,感受到了岁月的温度与文化的传承。

    作者:齐世成(80岁)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街道金融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