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5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武汉晚报

独居老人在家晕倒,幸遇一场救助接力

日期:06-24
字号:
版面:第4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75岁的武汉独居老人刘玉(化名)在家晕倒失去意识的12个小时里,她在美国工作的女儿、在上海定居的姐姐、邻居、社区网格员、小区保安等人一起完成了一场救助接力。

    事情要从今年5月7日说起,那天下午,刘玉准备前往医院做肺部的定期检查,人还未走出小区,她感到一阵眩晕,随即摔倒在地,路过的热心人将她送回家中。

    趁着尚有意识,刘玉拨打了邻居王红荣的电话,向她求助。待王红荣赶到后,刘玉已经意识模糊,此时是下午6时许。

    12个小时后,刘玉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的病床上醒来,不知道过去的一晚发生了什么。

    2020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单独居住的老人为3729万户。在还原这场救助接力的故事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对于独居老人,还可以做些什么?

    拨打市民热线求助

    5月7日下午6时许,在家做饭的王红荣接到了邻居刘玉的求助电话,她出门一路小跑到刘玉的家。进门后,她发现刘玉已经瘫倒在沙发上,意识模糊。尽管知道刘玉有肺癌,会定期做检查,但眼前刘玉的样子还是让王红荣慌了神。

    50多岁的王红荣和刘玉曾是同事,现在同住在蔡甸区锦绣豪园小区多年,她也知道几年前刘玉的丈夫去世后,刘玉一直独居。这些年,王红荣常来看望刘玉,和刘玉在美国的女儿小肖也一直保持着联系。

    慌乱中的王红荣拨打了小肖的电话,让她联系国内的亲人,已经13年没回国的小肖此刻只能求助在上海的姨妈。

    小肖的姨妈此前一直生活在武汉,两年前去了上海。她没办法帮忙,想起打过几次市民热线都是有求必应,于是决定试试。她说:“我也不知道能找谁帮忙,就打了市民热线求助。”

    武汉市民热线的工作人员迅速把求助内容转交给了锦绣豪园小区所在社区,请社区帮忙为老人送医。

    这天,小区保安刘利值夜班,晚上7时不到,他接到了社区网格员的电话。电话里,他得知一位老人在家犯了病,需要去医院,但没有亲人在身边,请他帮忙。刘利说,社区工作人员已下班,临时赶到小区需要时间,需要他先行去老人家中。

    “我怎么到这儿了?”

    58岁的刘利是哈尔滨人,在锦绣豪园小区做保安已有五年。他赶到刘玉家中后看到王红荣站在客厅中央,情绪崩溃。刘利赶忙拨打了120,随后他又拨打了手机里存着的派出所民警电话。接到电话,武汉市公安局蔡甸区分局枫树路派出所民警陈明和搭档一起赶往老人家中。

    “我们有预案的,紧急情况发生之后要怎么做。”刘利在等待救护车的间隙一边叮嘱同事等救护车来后快速引导,一边向小区业委会副主任张建卫报告了这起突发情况。挂完电话后,刘利发现张建卫立即给自己转了3000元,让送老人就医用。

    救护车来后,刘玉被民警、刘利、王红荣和社区的人合力抬上了车。需要一人陪同去医院,刘利毫不犹豫上了车。他说:“王红荣已经急得直哭了,她的父母也生着病在家没人照顾,我说那我去。”

    晚上8时25分,老人被送到了她平时做检查的医院抢救,刘利忙着挂号、缴费、办手续。抢救的两个多小时里,刘利和王红荣、刘玉的姐姐一直保持着联系,告知老人的身体状况。

    晚上11时,刘利终于能在凳子上坐下来,他买了碗泡面,这是他的晚饭。一个小时后,刘玉被推进了病房,刘利这才知道老人肺癌扩散到脑部,压迫神经导致昏迷。

    尽管刘玉已脱离生命危险,但她这一晚仍需人照顾,一时找不到护工,刘利就在医院陪了老人一晚,困了就在病房外走廊的座椅上睡一会儿。

    那一晚,刘玉因为失去意识大小便失禁,刘利给她接尿几次后,后来又去买了护理垫。深夜,社区负责人给他发来信息表达感谢,刘利回复,不算啥事,少睡点觉的事。

    第二天一早,刘玉醒来看到不曾见过面的刘利,下意识问了一句:“我怎么到这儿了?”刘利简单解释了几句,便去打听如何请护工。10时左右,护工到达病房和刘利交接后,刘利才回去。

    把老人当母亲看待

    刘利一家三口租住在锦绣豪园小区,刘利是小区的保安,但保洁、绿化、维修的活他都干,每月工资4000元。刘利的爱人在小区做保洁,儿子是名快递员。

    刘利当过兵,退役后被分配到哈尔滨一家国企工作,后来无奈下岗。2014年,刘利一家来到武汉开了一家饺子馆;2020年饺子馆关门,没了收入来源的刘利在得知小区物业缺人后就去应聘。今年,小区换了物业,成立了业委会自治,刘利因为他的热心肠被大家留在小区继续工作。

    来武汉十多年,刘利很少回老家,说起80岁的母亲,他充满愧疚。“我妈在老家因为心肌梗死晕倒3次,如果不是我弟弟在家,我妈可能就没了。”他说,离开老家的这些年,父母都是弟弟一家人照顾,每一次母亲晕倒、住院,他都不在身边。“那天送老人去医院,我就在想,我就当她是妈妈,我是在做一个儿子该做的事。”

    让刘利对社区和小区邻居一直心存感激的还有一件事。两年前,刘利家中起火,他拼尽全力跑了出来,但头发被烧光了,后背至今还有烧伤的疤痕。知道刘利一家不富裕,又遭遇火灾,社区组织了一次捐款,帮他一家渡过难关。

    独居老人该如何养老

    5月10日,小肖从国外抵达武汉时,母亲已经脱离危险,她只有庆幸和感激。她给刘利转账666元表达感谢,刘利没收;她要请刘利吃顿饭,也被他婉拒了。刘利觉得自己没做多大的事,况且有这么多人曾经帮过自己,他无以为报。

    在国内的这一个多月,小肖陪着母亲治疗、复查,母亲的身体现在恢复得不错,她也不得不回美国工作。6月17日,启程返回美国的前一天,她特意去了一趟社区,既是表达感谢,也希望社区工作人员能多关注独居的母亲。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单独居住的老人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长了约6.5%。像刘玉这样的独居老人越来越多,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谁来照顾他们:是居家?到养老院?还是通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来养老?

    去年,武汉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若干措施》提出,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记者了解到,上述政策出台后,武汉不少地方都有探索。比如,有街道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高龄独居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上门进行免费体检;也有地方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社工提供陪诊服务。

    不过,对于眼下的刘玉而言,养老更多还是得靠自己。她和女儿已在物色养老院,尽管母女两人对住什么样的养老院还没达成统一,但或许这是最合适的选择。

    记者蔡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