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5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武汉晚报

免陪照护病房到底什么样

日期:06-24
字号:
版面:第2版:大事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护士进行常规查房,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等信息。

    经过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医疗护理员帮助患者进行肌肉训练。

    “妈妈住院,爸爸也病了,我请假来的。”“一人住院全家受累,请个护工,一天两三百元,还是不踏实……”一旦有家人生病住院,是不是你也会发愁?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在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城市开展“免陪照护服务”试点。

    网友有不少期待和疑问——不用家属陪,也不用自己找护工,由护士或医院聘用医疗护理员提供生活照护服务,会是什么样?

    近日,有媒体记者蹲点全国最早一批的试点医院寻找答案。

    护士不待在护士站

    “这次一定要治好了,让我多活几年,照顾孩子。”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记者见到了70岁的马春华。她的胆囊切除手术拖了半辈子,这次终于下决心做了。

    25年前,马春华的丈夫因癌症去世,她自己半身不遂,女儿罹患脑瘫。“咱家有一个这样的孩子,我住院了,谁伺候得了?我这个胆囊,年轻时候要是做了,也不至于这样。”

    这一次,发病凶险。听说医院有免陪照护服务,马春华下了决心,把女儿托付给邻居,住进了医院。

    肝胆外科病区,有不少像她一样刚做完大手术的病人。在这里,除了每天16—20时的探视时间,几乎看不到家属。

    照护的主力,是护士。“一个责任护士当班时负责3间病房,10到12个病人。包括护理治疗、饮食起居、健康指导、康复锻炼。”

    听到这,你会不会有些疑惑?

    “有人说,我一个人管他一个人,忙活一天都停不下来,你们一个护士管这么多病人,那是不可能的!”三中心医院临床护理中心主任田丽回忆起刚试点时家属的顾虑。

    后来,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是您的药”“出汗了”“该吃水果了”……我们和马奶奶的聊天,常被护士打断。她们不在护士站待着,而是拿着PDA(移动护理端)、推着治疗车,在自己负责的病房不停地巡视。听到咳嗽、吐痰等动静都会第一时间赶来。患者床头的呼叫器,一个人摁了,楼道里的电子时钟,以及所有病房的电子屏全跳出床号来,所有护士的手表都会响,只有护士到了病床边才能取消。当一个护士忙不过来的时候,别人随时可以支援她。

    “第二药房”和深夜病房

    每个流程,都有讲究。

    马奶奶行动不便,护士每天下午都会帮她洗脚。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权月告诉我们,她们洗脚,不是简单地洗脚,“如果足部皮温、皮肤颜色、足背动脉等出现异样,就要及时通知医生检查,确认是否有下肢血栓”。

    马奶奶的半身不遂,是照顾丈夫落下的。“那会儿他住院,一日三餐都要我骑自行车去送,单程四五十分钟……送了7个月,好不容易出院了,我心说可回来了,结果,下午就半身不遂了,就是累病的。”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的试点,起点之一就是解决患者吃饭的问题。在这里,厨房不叫厨房,“我们是营养科,第二药房”。

    墙上,贴满患者们的膳食医嘱单,哪位要软食、流食,或是糖尿病膳食,哪位有什么忌口、有什么偏好,一人一个单子。

    给糖尿病人的馒头,标着床号,大小不一,是因为病情不一样。三中心医院营养科学科带头人齐玉梅说:“不是非得吃燕窝鱼翅,关键是看病人的疾病状态和需求。”饭后,剩饭要带回营养科,掌握患者每餐的摄入量,“我们不是餐饮服务,是医疗行为”。

    深夜,最容易疲倦的时候。接近零时,记者看到,平均每2分钟就会有呼叫器响起。

    重症病人所在的监护室里,发烧病人要重点巡视;时刻注意引流袋的颜色;病人睡着了,护士盯着管子不要脱落;输液的患者,要算着时间主动询问要不要小便;睡觉时间,有病人睁着眼睛,一定是有需求……

    “和过去家属自己请护工的区别在于,这些医疗护理员,要由医院把关和管理。”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处长淮明生表示。

    和病人的关系在改变

    “这个老年病人每小时都得喝水,你怎么解决?”“你在哪写着这个病人有跌倒风险?”“风险评估在哪里?我要看连续的记录。”蹲点期间,来自广东的38位院长和护理部主任到三中心医院调研。

    自4月1日起,广东免陪照护服务新规开始实施。他们的问题,细到每一件小事。

    “免陪照护”,起步不易。

    仅仅“防跌倒”这三个字,当年就愁坏了三中心医院。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权月介绍,当年,一位大爷不顾护士嘱托悄悄下床,摔倒了,还磕破了耳朵缝了针。大爷对家属说“不怨护士”,但她心里很长时间都有阴影。怎么办?

    从头摸索。建立筛查高危人群的评估表,制定防护措施——比如在病床边设置床挡和标识,反复提醒跌倒高危患者有事呼叫护士。“最主要的是满足病人需求,他知道一会儿有专门的下床活动时间,需求能满足,就不走动了。”

    “以前有家属陪护的时候,我们不是责任制,是功能制。我只负责发药,或是只负责治疗,或是只负责取药、送检……”权月说,现在不一样了,既往病史、饮食习惯、脾气秉性、家庭环境都得了解……“眼前的患者变成一个个具体的人了。”

    做免陪照护后,“我们的专业能力提升了,和患者的距离也更近了……看着病人一天一天变好,出院时还跟我说声谢谢,倍儿高兴。”护士刘影感慨。

    “住院期间的饮食是治疗性饮食,包括病人的大小便的问题,它都是医疗行为。人生病时是最脆弱的时候,免陪照护服务做成了,不仅医院的管理会上一个大台阶,也是对病者、弱者、老者的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广东省护士协会会长彭刚艺说。

    综合央视、《农民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