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汉晚报

组建团队为老人写回忆录

日期:04-02
字号:
版面:第5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胡登博介绍回忆录的内容。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大二学生胡登博,用AI工具帮外公写了一本2万余字的回忆录。受此启发,这位“00后”最近组建了一支大学生创业团队,专注为老人代写回忆录。

    “00后”用AI给外公写回忆录

    3月31日,记者见到了“00后”胡登博,这位工科生手里拿着刚印刷好的外公回忆录,20余页的小册子详细记录了外公从求学、军旅到工作、退休后的生活。

    “外公当过兵,在党校工作过,但很多故事连我妈都不知道。”胡登博萌生了给外公写回忆录的想法,76岁的外公很高兴,“这说明孩子愿意听我们这些退休老人讲过往的故事,我也想给下一代留下点精神文化财富”。

    于是,胡登博利用寒假给外公写起了回忆录。他用录音笔分4次记录了外公的口述。然后把夹杂乡音的2小时语音转成文字,再用AI工具扩写润色。“AI生成的内容难免失真、缺少温度。外公是个严谨的人,还会和我一起抠字眼。”胡登博返工补采了3次,最终在寒假结束前完成了初稿。

    李玉祥说:“我们好多老人也有写回忆录的想法,但文化有限、眼手不灵,很难实现。如果大学生能站出来,用知识和才智与老人经历相结合,完成回忆录,这既能让老人如愿,也能让年轻人受益。”

    招募合伙人,创建团队

    既然老人有写回忆录的需求,为什么不召集一批人来帮老人写呢?上个月,胡登博在网上发布招募合伙人消息,“我们在做时光胶囊回忆录工作室,专注为长辈代写回忆录”。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有数十人前来询问。目前,他找到3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胡登博说:“很多人是为盈利来的,挣不到钱就不干。但我认为,代写回忆录主要是满足老人情感需求、促进代际沟通的事,可以帮助子女和老人打破这层隔阂。”

    19岁的蒙悦涵是团队中的一员,是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她告诉记者,回忆录项目很有意义,既能给长辈带去温暖,也能让年轻人汲取精神力量。她说:“采访过的长辈都愿意教我人生经验,给了我很大鼓励。”

    为老人代写回忆录是个新生事物,胡登博和团队去养老院调研,发现被社会接受还有个过程,“代写回忆录既需要老人配合,也需要子女支持。而且,很多老人一辈子节俭,自己不舍得花钱写回忆录”。

    胡登博说,现在团队还在不断探索,找寻能认同代写回忆录的老人以及子女,希望有更多老人能有专属自己的回忆录。

    文图/记者商佩